鲜,少。“鲜廉寡耻”即“寡廉鲜耻”。见“寡廉鲜耻”条。
此处所列为“寡廉鲜耻”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司马相如,字长卿,汉蜀郡成都人。有一年,汉武帝派唐蒙修治经略夜郎、僰(bó)中二地。由于唐蒙征集民工过多,又用“军兴法”杀了大帅,使巴蜀百姓大为震惊恐惧。武帝听到这种情况,就派司马相如去责备唐蒙,发布了一份文告(喻巴蜀檄〉,告诉巴蜀人民唐蒙的举动皆非皇上本意,并且恳切要求巴蜀官民了解和支持皇上开发西南夷的行动。檄文中提到:被征召行役的人,有的自相残杀,有的逃跑,这不是为臣者的节操。但这不全是应征者的罪过,而是“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也;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其意思是说父兄们平常没有严格教育,也没有给子弟树立表率,才会让人们缺少清廉、知耻的美德,而不知羞耻,世风当然也就不淳厚了。后来文告原文中的“寡廉鲜耻”被摘出成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不知羞耻。
xiān lián guǎ chǐ
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
鲜廉寡耻,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鲜廉寡耻意思是:无廉洁之操守且不知羞耻。出自宋・李纲《建炎进退志总叙上之上》。一般作谓语、定语,指人没有廉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