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东西捆起来,放置于阁楼上。比喻弃置不用。#语出晋・习凿齿《汉晋春秋》。
翼风仪美劭,才能丰赡,少有经纬大略。及继兄亮居方州之任,有匡维内外,扫荡群凶之志。是时,[1]、[2]诸人盛名冠世,[3]未之贵也。常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清定,然后议其所任耳!”其意气如此。唯与桓温友善,相期以宁济宇宙之事。
[1]杜乂:晋杜陵人,生卒年不详。字弘理,杜预孙。长相俊美,性格柔和,王羲之称赞他
[2]殷浩:?∼公元356,字深源,晋陈郡长平人。喜好谈论《老子》、《易经》,在当时负有盛名。
[3]翼:庾翼(公元305年—公元345年),字稚恭,晋鄢陵人,为庾亮之弟。为人有谋略,曾任荆州刺史,拜安西将军,后来接替其兄庾亮镇守武昌,抵御来自北方的侵略。
另可参考:《晋书・卷七三・庾亮列传》
据晋・习凿齿《汉晋春秋》载,东晋的庾翼,在军事上颇有才能,因为有他镇守武昌等地,抵御了来自北方的侵略,让东晋因此能够偏安江南。当时文人流行清谈,尽说些浮夸无据的言论,其中又以杜乂和殷浩二人最得到众人佩服,赞美之声不断,认为他们才华如此出众,应该受到重用,给予官职。一向务实的庾翼,对于这些徒逞口舌之能的文人十分厌恶,因此只要有人在他面前赞美这些人,他就会说:“像杜乂、殷浩这样的人,对待他们应该像对待用不著的东西一样,先捆起来放在阁楼上,等到天下太平了,再来考虑应该给他们什么样的官职。”后来“束之高阁”演变为成语,就用来比喻弃置不用。
语义比喻弃置不用。
类别用于“轻视忽略”的表述上。
①书买回来后,就是要看,而不是把它们束之高阁。
②他自从和导演发生争执后,就被束之高阁,几乎没有戏可演。
③自从毕业之后,数学课本早被我束之高阁了,忘得也差不多了。
④去年他一心想学摄影,如今却将相机束之高阁,兴趣可变得真快。
⑤每次遇到同样状况,就召开会议热烈讨论,但是决议都被束之高阁,并未执行。
⑥多年前就已有预防的方案,只是被束之高阁,如今问题真发生了,不是很冤枉吗?
lay aside and neglect
棚(たな)あげする,棚あげにする
laisser dormir dans les cartons(laisser de cǒté)
etwas zu den Akten legen(etwas auf die lange Bank schieben)
держáть под спудом
shù zhī gāo gé
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
束之高阁,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束之高阁意思是: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出自《晋书・庾翼传》。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