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尺长的画面上,描绘著万里般宽广的景物。指篇幅虽短而内容丰富,气势远大。语本《南史・卷四四・齐武帝诸子列传・竟陵文宣王子良》。△“咫尺天涯”
梁受禅,降封昭胄子同为监利侯。同弟贲字文奂,形不满六尺,[1][2]。幼好学,有文才,能书善画,于扇上[3]山水,[4]之内,便觉万里为遥。矜慎不传,自娱而已。
[1]神识:器宇识见。
[2]耿介:有操守、气节,刚正不阿。
[3]图:绘画、描绘。
[4]咫尺:形容距离很近。咫,音zhǐ,周代八寸叫咫。
根据《南史》记载,竟陵文宣王萧子良的孙子萧贲,身高不满六尺,为人刚正不阿。年幼时好学,有写作的才能,写得一手好字,并且擅长绘画。他的绘画功力能够使篇幅不大的扇面上画的山水画,看起来好像是画著万里般宽广的景物。后来“尺幅千里”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篇幅虽短而内容丰富,气势远大。也作“咫尺万里”等。
语义指篇幅虽短而内容丰富,气势远大。
类别用在“小而壮阔”的表述上。
①这幅画尺幅千里,气势非凡。
②这帧玉山风景照片,尺幅千里,巨细靡遗。
③他的小说开阖起伏,铺排得精彩得当,颇有尺幅千里之势。
④诗词是一种精炼的语言,能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
形音幅,音fú。布帛或纸张的宽度。不可写作“辐”。
insignificant size with profound meaning as panorama of a thousand li in a one-chi scroll
chǐ fú qiān lǐ
ABCD式组合,紧缩式结构
尺幅千里,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紧缩式结构,尺幅千里意思是:一尺长的画幅,画进了千里长的景象。比喻外形虽小,包含的内容很多。出自《南史・昭胄传》。一般作定语,比喻外形小内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