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好女婿。#典出《魏志》。
[2]为司徒,与 [3]俱娶太尉 [4]女。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之如龙。
[1]典故或见于《楚国先贤传》。
[2]黄尚:生卒年不详,字伯河,东汉南郡邔(今属湖北)人。安帝时任司农,顺帝阳嘉三年(公元134)升任司徒。
[3]李元礼:李膺(公元110~169),字元礼,东汉颍川襄城(今属河南)人。举孝廉,迁青州太守。桓帝时,为司隶校尉,反对宦官专权。灵帝时,与窦武、陈蕃谋诛宦官,事败被杀。
[4]桓温:当为桓焉之误(?~公元143)。焉,字叔元,东汉沛郡龙亢(今属安徽)人。曾任太子刘保(即顺帝)少傅,以及光禄大夫、太常、太尉等。
《楚国先贤传》(据《艺文类聚・卷四○・礼部下・婚》引)
孙俊,字文英,与李元礼俱娶太尉桓焉女。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
龙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兽,能兴云降雨。古代文献中,“龙”常与帝王、英雄才俊相连结。如《广雅》提到“龙,君也。”《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则记载汉高祖刘邦的母亲在大水塘旁边休息,梦见与神不期而遇。那时天昏地暗,雷鸣电闪。刘邦的父亲跑去看她时,只见有条蛟龙在她身上。不久,刘邦的母亲怀了身孕,生下刘邦,而刘邦果然成为汉朝的开国君王。“龙”也被用来比喻豪杰才俊,如《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记载,三国时代称诸葛亮为卧龙先生。直到今日,龙的特殊象征意义仍然深植人心。《后汉书》中提到东汉李膺具有高度节操,当时的儒生以能够受到李膺的接待感到光荣,而有“登龙门”之说。《魏志》则记载,李膺和黄尚都是东汉时的英贤才俊,二人皆娶了太尉桓焉的女儿,因此当时人们说桓焉的两个女儿都乘著飞龙,意思是说桓太尉得到两个出类拔萃,如同飞龙般的女婿。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乘龙快婿”,用来比喻好女婿。
语义比喻好女婿。
①她费尽心思,只为了能找到一位适合自己的乘龙快婿。
②同事们都很羡慕他,能找到一位既有才华又孝顺的乘龙快婿。
③女儿男友初次来访,你可别咄咄逼人,以免吓著未来的乘龙快婿。
④老板的乘龙快婿行事稳健,能力又强,迟早会成为公司的接班人选。
⑤自从董事长身边有了以行销见长的乘龙快婿帮忙,公司业绩果然蒸蒸日上。
a talented and handsome son-in-law
chéng lóng kuài xù
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
乘龙快婿,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乘龙快婿意思是:旧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称誉别人的女婿。出自晋・张方《楚国先贤传》。一般作主语、宾语,含褒义,称赞别人的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