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襁褓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
  • 拼音qiǎng bǎo
  • 词性名词
  • 近义词摇篮
  • 反义词
  • 用法名词,指包裹婴儿的布或喻事物萌芽初期。常搭配“在…中”使用。

词语解释

襁褓qiǎng bǎo

襁保,襁葆。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包裹婴儿的被子。后亦指婴儿包。

昔成王年幼,越在襁保(褓)。 —— 后汉书 · 桓郁传》

swadding clothes;

引证解释

1.亦作“襁緥”。亦作“襁葆”。 葆,通“褓”。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后亦泛指婴儿包。

列子 · 天瑞》:“人生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
汉书 · 宣帝纪》:“曾孙虽在襁緥,犹坐收繫郡邸狱。”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緥,小儿被也。”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婴孩无知,虽使陨於母胎,夭於襁褓,啜气欲絶,岂识患苦!”艾青 《年轻的母亲》诗:“打开襁褓包好,抱起婴儿又放下,嘴里在自言自语好像和婴儿对话。”

2.葆,通“褓”。借指婴幼儿。

汉 · 贾谊 新书 · 数宁》:“发子 曰:‘至治之极,父无死子,兄无死弟,途无襁褓之葬,各以其顺终。’”宋 · 黄庭坚 《寄耿令几父过新堂邑作》诗:“白头晏起饭,襁褓呕哑。”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六章:“余自襁褓,独媪一人怜而抚我,不图今已长眠。”

3.葆,通“褓”。谓把婴儿包裹在小儿被中。

宋 · 洪迈 《夷坚乙志 · 龚涛前身》:“医居于郡治之南,过司法厅,见门外扰扰往来,云:‘官病亟。’及至 龚氏 而 涛 生。襁葆毕,復还,则司法已死。”

国语辞典

襁褓qiǎng bǎo

背负幼儿的布条和小被。宋 · 无名氏也作“?緥”。

《李师师外传》:“寅以菽浆代乳乳之,得不死,在襁褓未尝啼。”
《初刻拍案惊奇 · 卷三十五》:“他与张氏生得一子,尚在襁褓乳名叫做长寿。”

网络解释

襁緥

襁緥是中国汉语里的词语,亦作“繈褓”。亦作“繈保”。亦作“繈葆”。

襁褓造句

  • 1. 母亲轻柔地将新生儿包裹在柔软的襁褓中,以给他足够的温暖和安全感。
  • 2. 摇篮里,小宝宝在暖和的襁褓里睡得正香,时不时发出几声轻微的哼唧。
  • 3. 历史照片上,那位伟人还是一个躺在母亲怀里、裹着素色襁褓的婴儿。
  • 4. 这个新兴国家在襁褓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生命力,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 5. 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曾有过一段在襁褓中摸索前行的艰难岁月,充满了挑战。
  • 6. 她一直悉心照料着这个孩子,仿佛从他还在襁褓中时起就从未间断过。
  • 7. 只有当一个民族彻底摆脱了思想上的襁褓,才能真正走向成熟和独立。
  • 8. 古代的襁褓通常由棉麻织物制成,用于固定和保护婴儿娇弱的身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褓:参见「襁褓」条。
  • 襁:《说文解字.衣部》:「襁,负儿衣」《玉篇.衣部》:「襁,襁褓,负儿衣也,织缕为之,……以负儿於背上也」动背负。
  • 褓抱提携:褓抱,用襁褓包起来抱着。
  • 襁褓之年:(襁:背婴儿用的宽带子;褓:包婴儿用的小被子)如:「他在襁褓之年便失去父爱,由母亲独力抚养成人」
  • 襁緥:《后汉书.卷二十九.申屠刚传》:「今圣主幼少,始免襁緥」也作「襁褓」。
  • 拉矢:如:「襁褓中的婴儿,一天到晚拉矢拉尿,照顾起来也挺麻烦的」也作「拉屎」。
  • 惠泽:《汉书.卷七七.郑崇传》:「朕幼而孤,皇太子后躬自养育,免于襁褓,教道以礼,至於成人,惠泽茂焉」三国魏.曹植〈七启〉:「惠泽播于黎苗,威灵震乎无外」
  • qiǎng bǎo

    襁褓

    襁褓,拼音是:qiǎng bǎo。名词。意思是:背负幼儿的布条和小被。宋·无名氏也作“?緥”。

    相关组词

    【襁】组词

    【褓】组词

    • 暂无相关组词

    • 暂无关联词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