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涤荡

基础信息

  • 词语 涤荡
  • 繁体滌蕩
  • 拼音dí dàng
  • 词性动词
  • 近义词扫荡
  • 反义词玷污
  • 用法动词,彻底清除不洁之物或不良风气,常用于“涤荡尘埃/心灵/邪恶”。

词语解释

涤荡dí dàng

1.冲洗清除

涤荡污泥浊水

wash away;

2.扫清,扫尽(如政治上的腐败或组织上的弊病)

涤荡剥削阶级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

clean up;

引证解释

1.荡洗;清除。

汉 · 刘歆 《遂初赋》:“心涤荡以慕远兮,迴高都而北征。”
宋 ·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三:“自 唐 · 及今,流潦巨浸之所漂啮,震风凌雨之所涤荡不知其几,而墨色烂然如新。”
王闿运 《御夷论一》:“涤荡丛弊,胥与更始。”
郭小川 《长江组歌 · 长江的浪花啊》:“长江 的浪花,你涤荡多少污浊泥沙!”

2.犹摇动。

《礼记 · 郊特牲》:“殷 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
郑玄 注:“涤荡,犹摇动也。”

3.急促不顺貌。参见“条4畅”。

史记 · 乐志》:“感涤荡之气而灭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贱之也。”
守节 正义:“言此恶乐能动善人涤荡之善气,使失其所,而灭善人平和之德也。”
按,《礼记 · 乐记》作“条畅”。 清 · 王念孙 《读书杂志 · 淮南子二十》化作细”:“‘圣人之治天下,非易民性也,拊循其所有涤荡之。’涤荡与条畅同,《文子》作条畅。”

国语辞典

涤荡dí dàng

1.摇动。一说播散

礼记 · 郊特牲》:“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阕,然后出迎牲。”

2.洗除。南朝梁 · 陶弘景〈授陆敬游十赉文〉:“涤荡纷秽,表里霜雪。”唐 · 李白友人会宿〉诗:“涤荡千古愁,留连百壶饮。”也作“涤荡”。

网络解释

涤荡

清洗,清除,荡除消灭)。

涤荡造句

  • 1. 经过一场大雨的洗礼,城市街道被涤荡得一尘不染,空气也格外清新。
  • 2. 这部电影深刻剖析了人性,让观众在震撼之余,心灵也得到了一次彻底的涤荡
  • 3. 反腐倡廉的浪潮正在全国范围内涤荡着官场上的不正之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4. 清新的山风涤荡着林间闷热的空气,带走了游客一身的疲惫与烦躁。
  • 5.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必然会涤荡那些陈旧落后的思想和观念。
  • 6. 英雄的壮举涤荡了盘踞已久的邪恶势力,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久违的和平与安宁。
  • 7. 读一本好书,如同进行一次精神上的涤荡,能够让人心胸开阔,烦恼尽消。
  • 8. 这次全面的整顿行动,旨在彻底涤荡行业内部的各种乱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洮汰:《淮南子.要略》:「所以洮汰涤荡至意」也作「淘汰」。
  • 夷漫:《文选.潘岳.西征赋》:「皆夷漫涤荡,亡其处而有其名」
  • 涤除:涤荡、清除。
  • 是以:《史记.卷二四.乐书》:「广则容奸,狭则思欲,感涤荡之气而灭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贱之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是以师旷觇风於盛衰,季札鉴微於兴废,精之至也」
  • 肌:《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肌如白雪」《西游记》第七二回:「佳人洗处冰肌滑,涤荡尘烦玉体新」参见「肌肉」条。
  • 点染:唐.杜甫〈故着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诗:「反覆归圣朝,点染无涤荡」4.马马虎虎的敷衍一下。
  • dí dàng

    涤荡

    涤荡,拼音是:dí dàng。动词。意思是:①.摇动。一说播散。②.洗除。南朝梁·陶弘景〈授陆敬游十赉文〉:“涤荡纷秽,表里霜雪。”唐·李白〈友人会宿〉诗:“涤荡千古愁,留连百壶饮。”也作“涤荡”。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