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断句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斷句
  • 拼音duàn jù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动词:划分句子结构,使表意清晰。亦可作名词。

词语解释

断句duàn jù

古书标点符号诵读根据文义停顿,或同时在书上按停顿加圈点叫做断句

make pauses in reading unpunctuated ancient writings;

引证解释

1.绝句。 清 · 曹寅 有《题廊前玉兰二断句》。参见“絶句”。

南史 · 宋晋熙王昶传》:“在道 慷慨断句曰:‘白云满鄣来,黄尘半天起,关山四面絶,故乡几千里。’”清 · 陈田 《明诗纪事丙籤 · 张弼》:“东海 诗有豪气,不受覉勒,七言断句,尤推擅场。”

2.古书无标点符号,诵读时根据文义作停顿,或同时在书上按停顿加圈点,叫做断句。这种“句”往往现在语法所讲的“句”短。

唐 · 刘知几 《史通 · 浮词:“伊惟夫盖,发语之端也;焉哉矣兮,断句之助也。”
清 · 俞樾 《茶香室丛钞 · 殿试卷以红圈断句》:“读卷官於文之佳者,以红圈断句。”
鲁迅 《花边文学 · 点句的难》:“看了《袁中郎全集校勘记》想到了几句不关重要的话,是:断句的难。”

3.片断句子零碎的句子。

许杰 《江边小景》:“‘水深火热,水深火热之中哟!’我忽然想起这样的一句断句来。”
沙汀 《淘金记》十一:“然而,不管怎样,寡妇答复依旧是些不着边际自怨自艾断句。”

国语辞典

断句duàn jù

诵读古书时根据文义做停顿,或同时在书上按停顿处加圈点,称为断句”。

网络解释

断句 (宋诗苏麟作品)

断句是古代一首诗,作者是宋代的作者苏麟,因只写了两句而得名

断句造句

  • 1. 古文没有标点符号,读者需要根据文意自行断句,才能理解其深层含义。
  • 2. 朗读时,恰当的停顿和断句能让你的表达更流畅,更具感染力。
  • 3. 编辑提醒作者,有些长句因未能正确断句,导致意思模糊不清,需要修改。
  • 4. 在写作文时,学会合理断句是提高文章逻辑性和阅读体验的关键一步。
  • 5. 老师强调,读诗歌要注重节奏和断句,才能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的韵味。
  • 6. 他那独特的断句方式,让听众一时无法完全理解他的演讲内容。
  • 7. 这段文字的断句很有趣,每句话都像一个独立的思考,充满哲理。
  • 8. 错误的断句常常是造成误解的根源,尤其在解读法律条文时更应小心。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繁句:凡句中的重要文法成分,如叙事句、有无句的起词、止词,或表态句、判断句、准判断句的主语、谓语,若有一个是词结,就是繁句。
  • 判断句:凡句子的谓语在於说明或判断主语所指称的事物,中间可以用系词「是」等连接,即称为「判断句」。
  • 判断词:其作用为联系名词的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而构成判断句
  • 圈点:《儒林外史》第三回:「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为没有标点的文章断句
  • 系词:判断句中联结主语与断语的词称为系词。
  • 丶:名读书时断句的符号。
  • 句型:如主谓句、判断句、疑问句等。
  • duàn jù

    断句

    断句,拼音是:duàn jù。意思是:诵读古书时根据文义做停顿,或同时在书上按停顿处加圈点,称为“断句”。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