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昏晓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昏曉
  • 拼音hūn xiǎo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指黄昏与拂晓,昼夜交替的时刻,常作名词。

词语解释

昏晓hūn xiǎo

晨昏早晚。明和暗。指昼和夜。旦夕间,很短的时间

引证解释

1.犹晨昏,早晚。

《晋书 · 文苑传 · 曹毗》:“故大人达观,任化昏晓,出不极劳,处不 巢 皓。”
《南齐书 · 东昏侯纪》:“干戈鼓譟,昏晓靡息。”
南朝 · 陈 徐陵 《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听採民讼,昏晓必通,召引轩櫺,躬亲辨决。”
宋 ·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京师街衢置鼓於小楼之上,以警昏晓。”

2.明和暗。指昼和夜。

唐 · 杜甫 《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仇兆鳌 注引 徐增 曰:“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
清 · 陈维崧 贺新郎 · 登龙池绝顶凭虚阁》词:“澒洞荒寒非世境,昏晓阴阳盪割,更古木冷烟轇轕。”

3.旦夕间,很短的时间。

宋 · 苏轼 《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诗:“作诗记餘欢,万古一昏晓。”

国语辞典

昏晓hūn xiǎo

1.早晚、朝夕

《南齐书 · 卷七 · 东昏侯本纪》:“干戈鼓噪昏晓靡息。”
南朝陈 · 徐陵〈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若夫听采民讼,昏晓必通,召引轩棂,躬亲辩决。”

2.明暗

唐 · 杜甫〈望岳〉诗:“造化神秀阴阳昏晓。”

3.比喻很短的时间。

宋 · 苏轼〈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诗:“作诗记余欢,万古昏晓。”

网络解释

昏晓

昏晓,拼音是hūn xiǎo,汉语词语,释义是晨昏、早晚,出自《晋书 · 文苑传 · 曹毗》。

昏晓造句

  • 1. 山间景致随着昏晓交替,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静谧与生机。
  • 2. 海边的天空,总是最早迎接昏晓的变幻,色彩斑斓,令人沉醉。
  • 3.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昏晓轮回,生命在无声中流转,留下岁月的痕迹。
  • 4. 他在这座古老的寺庙里,独守了无数个清寂的昏晓,看尽人间烟火。
  • 5. 诗人笔下的昏晓,往往寄托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充满了朦胧的诗意。
  • 6. 渔船在昏晓时分陆陆续续归港,渔火点点,勾勒出一幅宁静的渔村画卷。
  • 7. 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昏晓的界限模糊,天地浑然一体,令人心旷神怡。
  • 8. 孩子们常常在昏晓之际,追逐嬉戏,享受一天中最后的余晖,笑声阵阵。

hūn xiǎo

昏晓

昏晓,拼音是:hūn xiǎo。意思是:①.早晚、朝夕。②.明暗。③.比喻很短的时间。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