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披巾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
  • 拼音pī jīn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名词,指披在肩上的大块织物,常用于保暖或装饰。

词语解释

披巾pī jīn

披在肩上的织物

shawl;

引证解释

1.古代的一种便帽

《金瓶梅词话》第五九回:“头上戴着披巾身上穿着纬罗暗补子直身,粉底皂靴。”

2.用来披在肩上的织物。

郭沫若 《瓶》诗之一:“她披的是深蓝色的绒线披巾,有好几次被牵挂着不易进行。”
《1957年曲艺选 · 第三件棉袄》:“他一只手把着扁担,一只手摇摆着,脚底下的草鞋垫子轻巧地、匀称地挪着。胳膊上的披巾两个翅膀似的往前飞。”

国语辞典

披巾pī jīn

妇女搭在肩上的帛巾。流行于隋唐,其形制大体有两种:一种布幅较宽,长度较短,形似披风。另一种布幅较窄,长度增加,多绕过双臂垂在身体两侧,有装饰功用

网络解释

披巾

披巾,拼音pī jīn,是指披在肩上的织物。

披巾造句

  • 1. 奶奶总喜欢在凉爽的傍晚,披巾裹身,坐在院子里看书。
  • 2. 她用一条淡紫色的丝质披巾,为简单的连衣裙增添了几分优雅。
  • 3. 飞机上冷气太足,幸好我带了一条羊绒披巾,才没觉得冻僵。
  • 4. 圣诞节时,他送给我一条手工编织的披巾,颜色和图案都很别致。
  • 5. 音乐会结束后,不少女士都从包里拿出披巾,以抵御夜晚的寒凉。
  • 6. 模特儿轻盈地走上T台,肩上松松地搭着一条设计感十足的几何图案披巾
  • 7. 在户外咖啡馆,服务员贴心地为靠窗的顾客准备了厚厚的羊毛披巾
  • 8. 旅行箱里总是少不了一条轻薄的披巾,它既可以保暖,又能遮阳。

pī jīn

披巾

披巾,拼音是:pī jīn。意思是:妇女搭在肩上的帛巾。流行于隋唐,其形制大体有两种:一种布幅较宽,长度较短,形似披风。另一种布幅较窄,长度增加,多绕过双臂垂在身体两侧,有装饰的功用。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