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谏官

基础信息

  • 词语 谏官
  • 繁体諫官
  • 拼音jiàn guān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古代官职,专向君主进谏劝诫、指出过失。

词语解释

谏官jiàn guān

古时规劝天子改正过失的官。

鲁公为谏官。 —— 宋 · 司马光《训俭示康》

imperial censors;

国语辞典

谏官jiàn guān

职官名。专司谏诤之职的官吏。如御史谏议大夫等。

网络解释

谏官

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谏官的设置比监官早。春秋初年齐桓公设大谏,为谏官设置之始。晋国的中大夫、赵国的左右司过、楚国的左徒,都属于谏官性质

秦汉时有谏官之设,但是没有专门的谏官机构。汉代置光禄大夫、太中大夫、谏大夫、中散大夫、议郎等官职,都属光禄勋,掌议论侍从皇帝顾问应付东汉侍中中常成为正式官称,属少府

隋朝改侍中为纳言武则天增置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

宋改补阙为司谏,改拾遗为正言并置谏院,作左右谏议大夫为长官,司谏、正言为其所属

以后,谏官名存实亡,或名实俱亡。

谏官造句

  • 1. 面对皇帝的错误决策,正直的谏官往往冒死直言,无所畏惧。
  • 2. 史书记载,唐太宗虚心纳谏,常与谏官魏征探讨朝政得失。
  • 3. 有些昏君非但不听谏官的劝告,反而将其贬斥甚至杀害。
  • 4. 谏官的设立,正是为了防止君主独断专行,以维护社稷安定。
  • 5. 他因敢于向权臣进言,被誉为当朝最有骨气的谏官
  • 6. 宋代谏官制度相对完善,他们的权力有时甚至能制约宰相。
  • 7. 尽管深知进谏可能惹祸上身,那位谏官依然慷慨陈词,指出弊端。
  • 8. 身为谏官,其职责便是替君主察缺补漏,绝不能阿谀奉承。

jiàn guān

谏官

谏官,拼音是:jiàn guān。意思是:职官名。专司谏诤之职的官吏。如御史、谏议大夫等。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