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九曜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
  • 拼音jiǔ yào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名词,指古代星占学中,司掌世人命运的九个主要星曜或神祇。

词语解释

九曜jiǔ yào

北斗七星辅佐二星。亦称“九执”。指梵历中的九星。梵历以九星配日,而定其日之吉凶。九星为:一、日曜(太阳),二、月曜(太阴),三、火曜(荧惑星),四、水曜(辰星),五、木曜(岁星),六、金曜(太白星),七、土曜(镇星),八、黄旛星,九、计都(豹尾星)。九星与日时相随逐而不离,故又称“九执”。梵历于唐 · 开元年间传入我国,称“九执历”。九星配日法曾为我国历法采用,后删弃。道教语。日的别称

引证解释

1.指北斗七星及辅佐二星。

《文子 · 九守》:“天有四时、五行、九曜、三百六十日;人有四支、五藏、九窍、三百六十节。”
唐 · 韩偓 《梦中作》诗:“九曜再新环北极,万方依旧祝南山。”
元 ·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二折:“望 黄河 一股儿浑流派,高冲九曜,远映三臺。”

2.亦称“九执”。指梵历中的九星。梵历以九星配日,而定其日之吉凶。九星为:一、日曜(太阳),二、月曜(太阴),三、火曜(荧惑星),四、水曜(辰星),五、木曜(岁星),六、金曜(太白星),七、土曜(镇星),八、(黄旛星),九、计都(豹尾星)。九星与日时相随逐而不离,故又称“九执”。梵历于 唐 · 开元 年间传入我国,称“九执历”。九星配日法曾为我国历法所采用,后删弃。

3.道教语。日的别称。

《云笈七籤》卷八:“皇上四老真人在日中无影,呼日名为九曜。”

国语辞典

九曜jiǔ yào

1.北斗七星和其辅佐二星。

《文子 · 九守》:“天有四时五行九曜三百六十日。”
唐 · 韩偓〈梦中作〉诗:“九曜再新环北极万方依旧南山。”

2.梵历所称的九星,为日曜(太阳)​、月曜(太阴)​、火曜(荧惑)​、水曜(辰星)​、 木曜(岁星)​、金曜(太白星)​、土曜(镇星)​、罗睺(黄旛星)​、计都(豹尾星)​。梵历以其配日,而定其日之吉凶。

3.道教称日为“九曜”。

宋 · 张君房《云笈七签 · 卷八 · 释三十九章经》:“皇上四老真人在日中无影,呼日名为九曜。”

网络解释

九曜 (北斗七星及辅佐二星)

九曜指北斗七星及辅佐二星。亦称“九执”。在道教语中是“日”的别称。在中国民间指金、木、水、火、土及羲和(太阳)、望舒(太阴)、计都和罗睺等九位星君,他们主宰人间吉凶祸福

九曜造句

  • 1. 古代星占家相信,九曜的运行轨迹直接关系到凡间的吉凶祸福,因此常观测天象以预测未来。
  • 2. 在许多神话传说中,强大的仙人或神明拥有驾驭九曜之力,可呼风唤雨,逆转天象。
  • 3. 这座古老的道观内,供奉着描绘九曜神祇的精美壁画,香火鼎盛,吸引无数信众前来参拜。
  • 4. 依照古印度及中国的宇宙观,日月五星再加罗睺、计都,合称九曜,它们被认为是构成宇宙秩序的关键元素。
  • 5. 传说中,一个人的生辰八字若与九曜星象相合,便能获得特殊的庇佑,一生顺遂,福泽深厚。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筋疲力软:《西游记》第五回:「轮起金箍棒,左遮右攩,把那九曜星战得筋疲力软,一个个倒拖器械」
  • 左遮右攩:《西游记》第五回:「轮起金箍棒,左遮右攩,把那九曜星战得筋疲力软,一个个倒拖器械,败阵而走」
  • 五岳四渎:《西游记》第三一回:「蒙差查勘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东西南北中央五斗、河汉群辰、五岳四渎、普天神圣都在天上,更无一个敢离方位」
  • 晚辈:宋.苏轼〈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诗三首之三:「朱瑶唐晚辈,得法尚雄深」《西游记》第二四回:「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后辈,辈分比较低的人。
  • 八极:《西游记》第七回:「玉帝传旨,即着雷部众神,分头请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千真万圣,来此赴会,同谢佛恩」
  • 月孛:星命家十一之一,日行一度。
  • 飞荣:《文选.张衡.南都赋》:「朱光於白水,会世而飞荣」
  • jiǔ yào

    九曜

    九曜,拼音是:jiǔ yào。意思是:①.北斗七星和其辅佐二星。②.梵历所称的九星,为日曜(太阳)​、月曜(太阴)​、火曜(荧惑)​、水曜(辰星)​、 木曜(岁星)​、金曜(太白星)​、土曜(镇星)​、罗睺(黄旛星)​、计都(豹尾星)​。梵历以其配日,而定其日之吉凶。③.道教称日为“九曜”。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