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京观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京觀
  • 拼音jīng guān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名词。古代堆筑战败敌军首级为高台,以示武功。

词语解释

京观jīng guān

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

国语辞典

京观jīng guàn

古代战争胜利者为显示战功,收集敌人的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也作“京丘”。

左传 · 宣公十二年》:“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
后汉书 · 卷七一 · 皇甫嵩传》:“首获十余万人,筑京观于城南。”

网络解释

京观

京观,古代为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示例】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四回:“潘党请收晋尸,筑为‘京观’,以彰武功于万世。”明 杜云构《袁节寰晋大司马奉命乘传锦还序》:“先生(袁可立)封之,京观岳如也。”

《旧唐书》卷一九九上,列传第一四九上,《东夷列传》:“贞观二年,破突厥颉利可汗,建武遣使奉贺,并上封域图。五年,帝诏广州司马长孙师临瘗隋士战胔,毁高丽所立京观。”

京观:京,谓高丘也;观,阙型也。古人杀贼,战捷陈尸,必筑京观,以为藏尸之地。古之战场所在有之。张岱《夜航船

京观造句

  • 1. 史书记载,那位嗜血的将军在平定叛乱后,下令将数万反叛者的首级堆筑成京观,以震慑四方。
  • 2. 古代战争中,胜利一方常在边境地区建造京观,作为威慑敌国、彰显武力的残酷标志。
  • 3. 历史学家在研究古代征伐史时,不时提及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京观,它们是战争残暴性的铁证。
  • 4. 为了巩固统治和震慑异己,一些暴虐的君主甚至将战俘的头颅堆砌成高大的京观,耸立在城池之外。
  • 5. 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些一度象征着胜利与恐怖的京观,最终也化作了荒烟蔓草中的土丘,徒留给后人无尽的叹息。
  • 6. 敌军在战场上看到己方阵营被筑起的京观时,无不心生恐惧,士气瞬间瓦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昏逆:《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纪》:「古者克敌,收其尸以为京观,所以惩昏逆而章武功也」宋.无名氏《梅妃传》:「奔窜而归,受制昏逆」
  • 俘囚:《南史.卷一五.檀道济传》:「议者谓所获俘囚,应悉戮以为京观」宋.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侯公至楚,晨扣军门,谒项羽曰:『臣闻汉王之父太公为俘囚,臣切庆大王获所以胜於汉者。
  • 鹤驭:唐.吴融〈和皮博士赴上京观中修灵斋赠盛仪尊师兼见寄〉诗:「鹤驭已从烟际下,凤膏还向月中焚」今常作为哀挽妇女用语。
  • 克敌:如:「作战之前需要万全的计画及准备,方能克敌制胜」《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古者克敌,收其尸以为京观,所以惩昏逆而章武功也」战胜敌人。
  • 甲卒:晋.潘岳〈西征赋〉:「超遂遁而奔狄,甲卒化为京观」唐.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甲卒身虽贵,书生道固殊」也称为「甲兵」、「甲士」。
  • 观测:《明史.卷二五.天文志一》:「南京观象台设浑天仪、简仪、圭表以窥测七政行度,而北京乃止於齐化门城上观测,未有仪象」对事物的观察与测量。
  • 打通:奴才听见不但是托了知县,还求琏二爷去花了好些钱各衙门打通了才提的」《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听事吏是兄,门子是弟,礼房先生是朋友,直堂书办是至亲,皂隶快手都是相识,把这些关节打通,你才得与那官府讲话」旧时北京观众给台上表演人员喝倒采叫旧时北京观众给台上表演人员喝倒采叫「打通」。
  • jīng guān

    京观

    京观,拼音是:jīng guān。意思是:古代战争胜利者为显示战功,收集敌人的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也作“京丘”。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