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议制

基础信息

  • 词语 议制
  • 繁体議制
  • 拼音yì zhì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动词:讨论并制定(规章、制度、法律等)。

词语解释

议制yì zhì

1.衡量事之轻重而据以断罪。语本左传 · 昭公六年》:“昔先王议事以制。”

2.礼仪制度。议,通“仪”。

3.讨论制宪

网络解释

议制

yì zhì ㄧˋ ㄓㄧˋ

议制(议制)

(1).谓衡量事之轻重而据以断罪。语本《左传 · 昭公六年》:“昔先王议事以制。”《南史 · 谢弘微传》:“被举之身,加以禁锢年数多少,随愆议制。”《旧唐书 · 刑法志》:“故有轻重三典之异,宫墨五刑之差,度时而施宜,因事以议制。”

(2).礼仪制度。议,通“ 仪 ”。《晋书 · 李重传》:“先王议制,以时因革,因革之理,惟变所适。”

(3).讨论制宪。《清史稿 · 职官志序》:“ 光绪 变法宣统 议制,品目张皇,掌寄纷杂,将以靖国,不益嚣乎?”

议制造句

  • 1. 公司董事会经过数月研讨,最终议制出了一套更公平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 2. 立法机构正在紧锣密鼓地议制一部旨在保护环境的新法案,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挑战。
  • 3. 联合国各成员国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议制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的行动纲领。
  • 4. 为了确保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地方政府决定议制并推行一套新的学区划分方案。
  • 5. 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后,行业协会成功议制了一系列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自律规范。
  • 6. 部落长老们围坐在一起,认真议制关于水资源分配的传统规约,以维护氏族间的和谐。

yì zhì

议制

议制,拼音是:yì zhì。意思是:①.谓衡量事之轻重而据以断罪。语本《左传·昭公六年》:“昔先王议事以制。”②.礼仪制度。议,通“仪”。③.讨论制宪。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