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十力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
  • 拼音shí lì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佛教指佛陀的十种智慧力。亦引申指巨大力量。

词语解释

十力shí lì

佛教谓佛所具有的十种力用。见《俱舍论》二九。指如来

引证解释

1.佛教谓佛所具有的十种力用。见《俱舍论》卷二九。

南朝 · 齐 谢镇之 《与顾道士书》:“运十力以摧魔,弘四等以济俗。”

2.指 如来。

唐 · 辩机 《<大唐西域记>赞》:“道不虚行,弘在明德。遂使三乘奥义,鬱于千载之下;十力遗灵,閟于万里之外。”
唐 · 王维 《西方变画赞序》:“唯兹十力所护,岂与百身之赎。”
赵殿成 注:“僧 肇 《维摩詰经》注:‘十力是 如来 的别称耳。十力备,故即以为名。’”

国语辞典

十力shí lì

1.佛陀特有的十种能力一处非处智力;二业异熟智力;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四根上下智力;五种种胜解智力;六种种界智力;七遍趣行智力;八宿住随念智力;九死生智力;十漏尽智力。

《阿毗达磨俱舍论 · 卷二七》:“佛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及大悲如是合名为十八不共法。”

2.菩萨的十种能力。

《首楞严三昧经 · 卷下》:“世尊!唯愿我等闻是首楞严三昧善根因缘,当得菩萨十力何等为十:于菩提心得坚固力;于不可思议佛法深信力;多闻得不忘力;往来生死得无疲力;于诘众生得坚大悲力;于布施中得坚舍力;于持戒中得不坏力;于忍辱中得坚受力,魔不能坏得智慧力;于诸深法得信乐力。”

网络解释

十力

十力,佛教谓佛所具有的十种力用。见《俱舍论》卷二九。 南朝·齐·谢镇之 《与顾道士书》:“运十力以摧魔,弘四等以济俗。”

十力造句

  • 1. 佛陀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后,便具足一切智智和十力,能洞悉世间一切实相。
  • 2. 经书中常言佛陀具足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以及圆满的十力,以无碍智慧教化众生。
  • 3.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我们需要集结所有人的智慧与毅力,爆发出堪比十力的巨大潜能。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五比丘:即阿若憍陈如、阿说示、跋提、十力迦叶和摩诃男拘利。
  • 熊十力:精通儒、佛二家思想,着有《新唯识论》、《原儒》、《十力语要》、《读经示要》等。
  • 菩提:南朝梁.萧衍〈游锺山大爱敬寺〉诗:「菩提圣种子,十力良福田」《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佛教上指无上智慧。
  • 尿疗法:尿的成分分复杂,据闻其中不乏可以增强免疫,改善血液循环,甚至可以抗癌。
  • 七月革命:西元一八三○年七月法国国王查理世违宪解散国会,引起人民的强烈反抗,於是发动革命,迫使查理世下台,宣布路易腓为王,史称为「七月革命」。
  • 泥足巨人:如:「这个家族足是个泥足巨人,在地方上毫无影响
  • 十鼠争穴:《梁书.卷五.元帝本纪》:「侯景奔窜,鼠争穴,郭默清夷,晋熙附义,计穷屈,反杀后主」也作「鼠同穴」。
  • shí lì

    十力

    十力,拼音是:shí lì。意思是:①.佛陀特有的十种能力。一处非处智力;二业异熟智力;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四根上下智力;五种种胜解智力;六种种界智力;七遍趣行智力;八宿住随念智力;九死生智力;十漏尽智力。②.菩萨的十种能力。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