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纳降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納降
  • 拼音nà xiáng
  • 词性
  • 近义词受降
  • 反义词投降
  • 用法动词,指胜利一方接受敌方投降的行为。常用于军事、政治等语境。

词语解释

纳降nà xiáng

受降

accept the enemy’s surrender;

引证解释

1.接受投降。

《后汉书 · 皇甫规传》:“兵势巧便,臣已更之,可不方寸之印,尺帛之赐,高可以涤患,下可以纳降。”
唐 · 李德裕 《幽州纪圣功碑铭》:“酋帅 吐迷度 率众款塞, 太宗灵武 纳降。”

2.投降。 汉 · 荀悦 《汉纪 · 高帝纪一》:“章邯 击杀 市,遂围 临济。

魏王咎 伪使其人纳降而自东。”
宋 · 文天祥 《<指南录>自序》:“城中诸将官纷纷自往纳降。”
三国演义第四三回:“以愚之计,不如纳降,为万安之策。”

国语辞典

纳降nà xiáng

接受投降

后汉书 · 卷七一 · 朱俊传》:“今海内一统,唯黄巾造寇,纳降无以劝善,讨之足以惩恶。”

网络解释

纳降

纳降,汉语词汇。

拼音:nà jiáng

释义:1. 接受投降。2. 投降。

见《后汉书 · 皇甫规传》:“高可以涤患,下可以纳降。”

纳降造句

  • 1. 将军在城楼上举行了隆重仪式,正式纳降了困守已久的敌军残部,城中百姓欢声雷动。
  • 2. 经过数轮艰苦谈判,联盟军最终同意纳降了那支已失去补给、士气低落的叛军部队。
  • 3. 史书中记载,那位英明的君主在统一全国后,对待败者并非一味杀戮,而是广开恩门,纳降众多。
  • 4. 面对敌方提出的苛刻投降条件,我方指挥官明确表示,除非对方无条件投降,否则绝不纳降
  • 5. 古老的城池在围困数月后终于开门,守将跪地请降,主帅遂决定纳降,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围城战。
  • 6. 考虑到战后重建的需要,最高统帅部决定对那些放下武器的士兵一律纳降,给予宽大处理以示安抚。
  • 7. 尽管敌军已弹尽粮绝,但其将领依然负隅顽抗,使得我军迟迟未能成功纳降,战事陷入僵持。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用智铺谋:《孤本元明杂剧.暗度陈仓.第二折》:「韩元帅率领军卒,驱将校用智铺谋,今日个明修栈道,放心楚霸王决纳降书」也作「用计铺谋」。
  • 贪生畏死:《汉书.卷四七.文三王传.梁怀王刘揖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病」《封神演义》第七一回:「弟子不得已纳降,不过救此一郡生灵耳,岂是贪生畏死之故」也作「贪生怕死」。
  • 额尔德尼:清满洲正黄旗人,姓纳喇氏,太祖赐号巴克什,从征蒙古,以土俗语文宣传诏令,招纳降者,复以攻明有功,赐男爵,尝奉命以蒙古字合满洲语音,创制清文,顺治间追諡文成。
  • nà xiáng

    纳降

    纳降,拼音是:nà xiáng。意思是:接受投降。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