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幡旄

基础信息

  • 词语 幡旄
  • 繁体
  • 拼音fān máo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指旗帜、幡状饰物,常用于仪仗、寺庙等,作名词。

词语解释

幡旄fān máo

1.亦作“幡眊”。

2.旌旗羽毛饰。也指饰有羽毛的旗幡

网络解释

幡旄

fān máo ㄈㄢ ㄇㄠˊ

幡旄

亦作“ 幡眊 ”。 旌旗的羽毛饰。也指饰有羽毛的旗幡。《西京杂记》卷一:“每好风日,幡眊光影照耀一殿,铃镊之声,惊动左右。”《西京杂记》卷六:“戈船上建戈矛四角悉垂幡毦,旍葆、麾盖,照灼涯涘。”《梁书 · 陆襄传》:“郡民 鲜于服食道法,尝入山采药,拾得五色幡眊。”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幡旄晨隐隐,铃镊夜将将。”

幡旄造句

  • 1. 寺庙前,五彩斑斓的幡旄随风招展,为古老的殿宇增添了几分庄严与神秘。
  • 2. 在盛大的祭祀队伍中,仪仗兵手持长杆,其上系着绣有神兽图腾的幡旄,显得气势恢宏。
  • 3. 史书记载,每逢国家庆典,宫殿内外都会悬挂起绘有龙凤图案的精美幡旄,以示隆重。
  • 4. 渔村的码头上,一艘艘渔船都插着祈福的幡旄,寄托着渔民对平安丰收的期盼。
  • 5. 随着古筝声起,舞台背景上飘逸的白色幡旄仿佛随音乐舞动,营造出古典雅致的意境。

fān máo

幡旄

幡旄,拼音是:fān máo。意思是:①.亦作“幡眊”。②.旌旗的羽毛饰。也指饰有羽毛的旗幡。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