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骨碌碌

基础信息

  • 词语 骨碌碌
  • 繁体
  • 拼音gū lu lu
  • 词性拟声词
  • 近义词
  • 反义词赤历历 一历历 煖溶溶
  • 用法拟声词/状语:形容物体滚动或眼睛转动时的声音与姿态。

词语解释

骨碌碌gū lu lu

转动很快的样子

男孩眼睛骨碌碌地转了几下,思考怎么回答陌生人提出这个古怪问题

move quickly;

引证解释

1.亦作“骨淥淥”。亦作“骨鲁鲁”。亦作“骨嚕嚕”。

2.滚转貌。

元 · 尚仲贤 《气英布》第三折:“諕得 项王 在坐上骨碌碌滚将下来。”
元 · 陈以仁 《存孝打虎》第二折:“死尸骸骨鲁鲁滚到四、五番。”
元 ·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气勃勃堵住喉咙,骨嚕嚕潮上痰涎沫。”
水浒传第一〇二回:“那双眼睛,骨渌渌的把 王庆 从头上看到脚下。”
明 · 沉自徵 《霸亭秋》:“骨碌碌一片大江也呵。”
茅盾 《小圈圈里的人物》:“那两朵圆花就是乌溜溜骨碌碌一对眼睛。”
唐 ·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涧中有石鳞次水流其间……或有乘牛过者,牛皆促歛四蹄,跳跃而过。或失,则随流而下。见者皆以为笑。彼人谚曰:‘跳石牛骨碌,好笑好笑。’”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连忙一骨碌从床上爬起,察看动静。”
叶圣陶 倪焕之三:“他怅然回转头来,只见校长的眼睛骨碌骨碌对他转,像躲在树丛中的猫头鹰。”

3.象声词

鲁迅 《故事新编 · 奔月:“羿 听到自己肚子里骨碌骨碌地响了一阵,便在马上焦躁起来。”

国语辞典

骨碌碌gú lù lu

不断滚动的样子。也作“骨里骨碌”、“骨骨碌碌”。

《儒林外史 · 第五四回》:“被丁言志搡了一交,骨碌碌就滚到桥底下去了。”

网络解释

骨碌碌

骨碌碌是一个形容词。

骨碌碌造句

  • 1. 他眼珠骨碌碌地转着,不知在打什么主意,显得有些鬼祟。
  • 2. 听到这个消息,她眼睛骨碌碌地转了几下,脸上写满了疑惑。
  • 3. 小狗的眼睛骨碌碌地盯着主人手中的肉干,充满期待和渴望。
  • 4. 一颗小石子从山坡上骨碌碌地滚了下来,溅起了一小片灰尘。
  • 5. 孩子们把皮球一踢,它便在宽阔的草地上骨碌碌地滚远了。
  • 6. 那只不小心掉落的笔,骨碌碌地滚到了桌子底下。
  • 7. 小松鼠发现有人靠近,立刻骨碌碌地爬上树干,消失在浓密的枝叶中。
  • 8. 淘气的小明在床上骨碌碌地翻了好几个身,就是不肯乖乖睡觉。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骨里骨碌:《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一个墩,一个炮,弯弯曲曲,骨里骨碌,一路接着滚了来」也作「骨碌碌」、「骨骨碌碌」。
  • 搡:《儒林外史》第五四回:「被丁言志搡了一交,骨碌碌就滚到桥底下去了」
  • 笃速速:元.秦夫《东堂老》第二折:「饿得你肚皮里春雷也则是骨碌碌的鸣,脊梁上寒风笃速速的冷,急穰穰的楼头数不彻那更」也作「笃簌簌」。
  • 观瞻: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一折:「我这里观瞻罢,见了他恶势煞,他骨碌碌将怪眼睁义」也作「瞻观」。
  • 扑簌簌: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二折:「起几个骨碌碌的轰雷,更一阵扑簌簌的怪风」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三折:「滴溜溜拥身飞过,赤力力镇动花梢,扑簌簌惊起栖鸦,悄蹙蹙的潜踪蹑足」也作「扑鲁鲁」、「扑碌碌」、「扑速速」、「普碌碌」、「普速速」。
  • 赤力力: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滉一滉厮琅琅震动山岩,脚踏得赤力力地轴摇」元.朱凯《昊天塔》第二折:「我呵喝一喝骨碌碌的海沸山崩,瞅一瞅赤力力的天摧地塌」
  • 骨碌:如:「只见那人眼珠子骨碌骨碌地转,不知在打什么主意」《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你看!这是三尖峰。
  • gū lu lu

    骨碌碌

    骨碌碌,拼音是:gū lu lu。拟声词、ABB式。意思是:㈠. 骨碌碌 [ gú lù lu ]不断滚动的样子。也作“骨里骨碌”、“骨骨碌碌”。㈡. 骨碌碌 [ gú lù lu ]不断滚动的样子。也作“骨里骨碌”、“骨骨碌碌”。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