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黄籍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黃籍
  • 拼音huáng jí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名词) 古代户籍登记册,尤明代,载赋役信息。

词语解释

黄籍huáng jí

晋代和南朝户籍册,用黄纸书写。后亦泛称户籍。

网络解释

黄籍 (南朝时正式户籍称号)

晋代和南朝用黄纸书写的户籍总册。《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引《晋令》:“郡国户口黄籍,籍皆用一尺二寸札,已在官役者载名。”又《南齐书 · 虞玩之传》:“建元二年诏朝臣曰:黄籍,民之大纪,国之治端,自顷氓俗巧伪,为日已久,至乃窃注爵位,盗易年月增损三状,贸袭万端。或户存而文书已绝,或人在而反托死叛,停私而云隶役,身强而称六疾,编户齐家,少不如此。”南齐政府实行检定黄籍”,搜括不应列入黄籍的户口,“悉充远戍”,以致“民多逃亡避罪”,引起阶级矛盾激化。参见“白籍”。

黄籍造句

  • 1. 明代官员每年都会仔细核查各地呈报的黄籍,以确保人口与赋役信息准确无误。
  • 2. 一旦被登录在黄籍上,百姓便需承担相应的田赋和徭役,这是古代重要的社会规章。
  • 3. 为了逃避沉重的赋税和兵役,不少流民选择远离故土,甚至想方设法脱离原籍的黄籍
  • 4. 研究明代地方史,黄籍是了解当时人口流动、社会结构和经济状况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
  • 5. 黄籍作为一种精细的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对地方人口和资源的管控。

huáng jí

黄籍

黄籍,拼音是:huáng jí。意思是:晋代和南朝的户籍册,用黄纸书写。后亦泛称户籍。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