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五味子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
  • 拼音wǔ wèi zǐ
  • 词性名词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名词,指药用植物及其果实,味五种,常作中药材,具滋补收敛功效。

词语解释

五味子wǔ wèi zǐ

落叶木质藤本。其果实中药。有滋肾、敛肺、生津、收汗、涩精的功用。可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梦遗滑精、久泻久痢、神经衰弱等。

引证解释

1.中药名。因具五味而得名

明 ·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七 · 五味子》﹝释名﹞引 苏恭 曰::“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具也。”

2.有南五味和北五味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以果实入药,主治肺虚咳喘、盗汗、遗精等。

国语辞典

五味子wǔ wèi zǐ

植物名。五味子五味属。木质、常绿蔓生。有南北之分,南五味子常绿植物,叶革质,长卵形,果实由赤色小球集合而成。北五味子为落叶植物,叶倒卵形,有锐端之浅齿,果实略作珠形,熟则色红,二者并可入药

网络解释

五味子 (植物)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五味子分为南、北二种。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能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有强身健体之效,与琼珍灵芝合用治疗失眠

五味子造句

  • 1.后山的野地里,一株株五味子藤蔓缠绕,红色的果实挂满枝头,煞是喜人。
  • 2.中医认为,五味子具有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
  • 3.这味养肝茶的配方里,除了枸杞和菊花,还特别加入了五味子,以增强滋补效果。
  • 4.奶奶每天都会用晒干的五味子泡水喝,说是能帮助她更好地入睡。
  • 5.冬季进补,妈妈常用五味子和排骨一起炖汤,味道酸甜可口,滋补养身。
  • 6.市面上有很多以五味子提取物为主要成分的保健品,声称能提升免疫力。
  • 7.尝一口未经处理的五味子,先是酸涩,接着回甘,然后又有微苦、辛辣和一丝咸味,真可谓“五味俱全”。
  • 8.在古代,五味子就是一种重要的滋补强壮药,被广泛应用于养生和疾病治疗。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荎藸:五味子的别名。
  • 滋补: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八.草部.五味子》:「时珍曰:『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乃良。
  • 五味:甜、酸、苦、辣、咸种滋味。
  • 杂陈:如:「五味杂陈」。
  • 太羹:不调五味的肉汁。
  • 鉶羹:将调和五味的羹盛於鉶中。
  • 鼎俎:《韩诗外传》卷七:「伊尹故有莘氏僮也,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
  • wǔ wèi zǐ

    五味子

    五味子,拼音是:wǔ wèi zǐ。名词。意思是:植物名。五味子科五味属。木质、常绿、蔓生。有南北之分,南五味子为常绿植物,叶革质,长卵形,果实由赤色小球集合而成。北五味子为落叶植物,叶倒卵形,有锐端之浅齿,果实略作珠形,熟则色红,二者并可入药。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