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突厥

基础信息

  • 词语 突厥
  • 繁体
  • 拼音tū jué
  • 词性名词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古族名,常作名词指称民族或政权,也作定语,修饰相关事物。

词语解释

突厥tū jué

南北朝至唐朝我国西北地区民族公元六世纪游牧金山(今阿尔泰山),初属柔然族。西魏首领土门连续败铁勃,破柔然,建立政权,东至辽海,西抵西海(咸海),北越贝加尔湖,南接阿姆河南,建立了官制,有立法,有文字。隋初分裂东西两部唐太宗贞观四年攻灭突厥,显庆四年唐又灭西突厥,余部西迁中亚

Turks; a nationality in ancient China;

国语辞典

突厥tú jué

中国古代北方阿尔泰山一带边疆游牧民族。隋、唐之际,与铁勒种族组成帝国占有漠北之地。曾分裂为东、西两部,先后为唐所统一,而一部分南迁的突厥建立了后突厥,后亦为回纥所灭。其残余部分转徙西方进入小亚细亚信奉回教成为今日土耳其民族的祖先

网络解释

突厥

突厥是历史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也是中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匈奴鲜卑、柔然以来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540年,突厥这个词始见于中国史册

745年,唐朝与回鹘攻灭后突厥汗国,东突厥诸部或者战争消亡,或者融入回鹘,或者融入唐朝。唐朝灭西突厥以后,原西突厥汗国所属突骑施、乌古斯、葛逻禄、钦察、卡拉吉、样磨、处月等部落也活跃于中亚地区。突骑施在防止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的扩张起了重大作用,葛逻禄则在唐末以后的中亚历史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回鹘建立喀拉汗王朝

如今的“突厥”并不是一个单一民族,而是语言属于突厥语族各个民族的统称,大多是历史上受突厥人统治或者突厥化的其他民族,以及古代突厥人的后裔主要民族有土克曼人、鞑靼人(塔塔尔人)、维吾尔人、雅库特人、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柯尔克孜人)、撒拉尔人(撒拉人)、阿塞拜疆人、乌兹别克人、巴什基尔人、楚瓦什人、图瓦人、阿尔泰人等。

突厥造句

  • 1. 唐朝时期,中原王朝与北方突厥各部落之间常有战争与和亲,关系复杂。
  • 2. 公元六世纪,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的突厥人,迅速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汗国。
  • 3. 历史学家们仍在探讨,为何庞大的突厥汗国最终会分裂为东西两部。
  • 4. 今天的许多中亚民族,如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在语言和文化上都与古代突厥有着深厚的渊源。
  • 5. 在蒙古国鄂尔浑河谷发现的突厥碑铭,是研究早期突厥文字和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 6. 博物馆展出的器皿和饰品,展现了融合了中原与草原风格的独特突厥艺术。
  • 7. 语言学家指出,突厥语系是全球分布最广的语系之一,包含数十种语言。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西突厥史料:全书分〈绪论〉、〈西突厥列传〉、〈关於西突厥的其他史料〉、〈西突厥史略〉等四篇,并予注解。
  • 主帅:如:「薛仁贵是唐朝征讨高丽、突厥的主帅」率领军队的主要将帅。
  • 可贺敦: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民族对可汗妻子的称呼。
  • 衣锦食肉:《周书.卷五○.异域传下.突厥传》:「突厥在京师者,又待以优礼,衣锦食肉者,常以千数」也作「衣帛食肉」。
  • 回纥:初与突厥为兄弟民族,后又从属於突厥
  • 防秋:唐时突厥、吐蕃等常於秋日入寇,故於其时调兵守边,称为「防秋」。
  • 称臣:《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唐高祖皇帝,举兵篡隋时分,也曾听从刘文静之说,称臣於突厥可汗,借突厥之兵力,以开创三百年之基业」《三国演义》第四回:「卓叱左右扶帝下殿,解其玺绶,北面长跪,称臣听命」
  • tū jué

    突厥

    突厥,拼音是:tū jué。名词。意思是:中国古代北方阿尔泰山一带的边疆游牧民族。隋、唐之际,与铁勒种族组成的帝国,占有漠北之地。曾分裂为东、西两部,先后为唐所统一,而一部分南迁的突厥建立了后突厥,后亦为回纥所灭。其残余的部分转徙西方,进入小亚细亚改信奉回教,成为今日土耳其民族的祖先。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