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艾虎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
  • 拼音ài hǔ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名词,端午节挂佩的艾草制小虎,作饰物或玩具。

词语解释

艾虎ài hǔ

艾虎1哺乳动物背部棕黄色或淡黄色。昼伏夜出捕食动物毛皮可制衣物。也叫地狗。 艾虎2 [àihǔ]用艾做成的像老虎东西旧俗端午节儿童戴在头上认为可以驱邪

国语辞典

艾虎ài hǔ

旧俗于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用艾叶或布制成的虎形避邪物。传说将其戴在头上,可以驱邪。

金瓶梅 · 第五一回》:“李瓶儿正在屋里,与孩子做那端午戴的那绒线符牌儿,及各色纱小粽子儿,并解毒艾虎儿。”

网络解释

艾虎 (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人物)

艾虎,男,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原为霸王庄馆童,后拜黑妖狐智化为师,认北侠欧阳春为义父绰号义士。曾告黑状栽赃出首马朝贤,捉拿刺客沈仲元。

艾虎造句

  • 1. 每逢端午佳节,老人们都会为家中的孩童亲手缝制一个佩戴的艾虎,寓意辟邪纳福。
  • 2. 奶奶手工制作的那些精巧的艾虎,不仅是孩子们喜爱的玩具,更是承载着传统文化的艺术品。
  • 3. 商店里摆满了各种造型各异的艾虎,有的憨态可掬,有的威风凛凛,吸引了众多顾客驻足挑选。
  • 4. 佩戴艾虎是端午节的古老习俗之一,人们相信它能驱邪避疫,保佑平安健康。
  • 5. 尽管现代玩具层出不穷,但许多人仍然钟爱那些带着艾草清香、充满古朴韵味的艾虎,将其视为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

ài hǔ

艾虎

艾虎,拼音是:ài hǔ。意思是:旧俗于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用艾叶或布制成的虎形避邪物。传说将其戴在头上,可以驱邪。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