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大憝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
  • 拼音dà duì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极恶的罪人或敌人。常作主语、宾语。

词语解释

大憝dà duì

极为人所怨恶。

国语辞典

大憝dà duì

罪大恶极

后汉书 · 卷五四 · 杨震传》:“刺执法之吏,害奉公之臣,复令逃窜宽纵罪身,元恶大憝,终为国害。”

网络解释

大憝

大憝,读音是dà duì,汉语词语,解释为极为人所怨恶。

大憝造句

  • 1. 那个祸国殃民的军阀,被全国人民视为民族的大憝,最终难逃历史的审判。
  • 2. 警方表示,无论这伙跨国贩毒集团的幕后大憝藏匿何方,他们都将不遗余力地将其缉拿归案。
  • 3. 历史自有公论,那些残害忠良、倒行逆施的大憝,无一不被后人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元恶大憝:《书经.康诰》:「封,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也作「元恶大奸」。
  • 叛涣:《旧五代史.卷一一○.周书.太祖本纪一》:「匪躬尽瘁,焦思劳心,讨叛涣於河、潼,张声援於岐、雍,竟平大憝,粗立微劳」
  • 如烹小鲜:《陈书.卷一.高祖本纪上》:「戮此大憝,如烹小鲜」
  • 元恶大奸: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也作「元恶大憝」。
  • 戡:《书经.西伯戡黎》:「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新唐书.卷一三七.郭子仪传》:「昔回纥涉万里,戡大憝,助复二京,我与若等休戚同之」平定。
  • 憝:《文选.潘岳.西征赋》:「愠韩马之大憝,阻关谷以称乱」《新唐书.卷一五四.李晟传》:「晟荡夷凶憝,而市不易廛」
  • 小忠小信:又时常参与政事,十言九中」《清史稿.卷五.世祖本纪二》:「小忠小信,固结主心,大憝大奸,潜持国柄」
  • dà duì

    大憝

    大憝,拼音是:dà duì。意思是:罪大恶极。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