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公邑

基础信息

  • 词语 公邑
  • 繁体
  • 拼音gōng yì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指古代诸侯或官府直接管辖的土地、城邑。作名词。

词语解释

公邑gōng yì

国君直辖地。指釆邑之外土地

网络解释

公邑

gōng yì ㄍㄨㄙ ㄧˋ

公邑

国君的直辖地。指釆邑之外的土地。《周礼 · 地官 · 载师》:“以公邑之田任甸地。” 郑玄 注:“公邑,谓六遂馀地,天子使大夫治之。自此以外皆然。” 清 林颐山 《释赋税二》:“依《司马法》,车一乘,甲士三人,卒七十二人为王畿,乡遂与公邑与采地侯国同制。”

公邑造句

  • 1. 古代诸侯国为巩固统治,常将重要地区划为公邑,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管理。
  • 2. 在周代,公邑的赋税收入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以供养军队和官员。
  • 3. 晋文公推行改革,将一些小国收为公邑,而非分封给卿大夫,以加强中央集权。
  • 4. 史书记载,各地公邑的官员通常由国君亲自选拔,对国君负责。

gōng yì

公邑

公邑,拼音是:gōng yì。意思是:国君的直辖地。指釆邑之外的土地。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