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危言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
  • 拼音wēi yán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指令人警惕的言论或警告。常作名词,搭配:发出、发表危言

词语解释

危言wēi yán

1.正直的话

邦有道,危言危行。 —— 论语 · 宪问》

straightforward words;

2.故意吓人的话。

危言耸听

say frightening words purposely; alarmist talk;

引证解释

1.直言。参见“危言正色"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2fa92aff9>危言正色”。

《逸周书 · 武顺》:“危言不干德曰正。”
《汉书 · 贾捐之传》:“臣幸得遭明盛之朝,蒙危言之策,无忌讳之患。”
颜师古 注:“危言,直言也。言出而身危,故曰危言。”
茅盾 子夜九:“你的危言诤论,并不能叫 小杜 居安思危,反使得决心及时行乐。”

2.谓(行为)超过言语

礼记 · 缁衣》:“大人不倡游言。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则民言不危行,而行不危言矣。”
郑玄 注:“危,犹高也。言不高於行,行不高於言,言行相应也。”

3.耸人听闻的言论。

宋 · 无名氏 《道山清话》:“絳 欲以危言中伤大臣,事既无根,徒摇众听。”
明 · 张居正 《上六部稟帖》:“且巧为詆説,捏造危言,遂为纂修所影藉。”

4.慎言。谓不说自己功劳才能

史记 · 管晏列传》:“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
守节 正义:“谓己谦让,非云功能。”

国语辞典

危言wéi yán

正直的言论

《论语 · 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汉书 · 卷六四下 · 贾捐之传》:“臣幸得遭明盛之朝,蒙危言之策,无忌讳之患,敢昧死竭卷卷。”

网络解释

危言

危言,汉语词汇。

拼音为wēi yán,

释义:1.直言。

2.谓(行为)超过言语。

3.耸人听闻的言论。

4.犹慎言。谓不说自己的功劳才能。

5.吓人的话。

出自《逸周书 · 武顺》。

危言造句

  • 1. 环保专家不断发出危言,呼吁社会正视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
  • 2. 他当初的那些危言,如今看来竟都一一应验,令人不寒而栗。
  • 3. 面对经济学家的悲观预测,多数人认为那不过是危言,不必过于恐慌。
  • 4. 这番危言直指时弊,虽然刺耳,却不失为警醒之语,值得深思。
  • 5. 如果我们继续对这些危言置若罔闻,未来可能要付出沉重代价。
  • 6. 小说中,先知总是发表一些惊世骇俗的危言,预示着世界的末日。
  • 7. 他的危言在会议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促使大家重新审视公司的战略方向。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耸听:如:「危言耸听」。
  • 峻论:唐.杜牧〈与宣州崔大夫书〉:「三五相聚,危言峻论」
  • 危言危行:《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三国志.卷一六.魏书.杜畿传》:「当官不挠贵势,执平不阿所私,危言危行以处朝廷者,自明主所察也」
  • 危行:《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 危言耸听:意者危言骇世,姑一快胸中之愤耶!长沙之归,历变履险,动心忍性。
  • 危言正色:然后危言正色,抗议直辞,赴汤镬而不回」宋.曾巩〈范贯之奏议集序〉:「公为人温良慈恕,其从政宽易爱人,及在朝廷,危言正色,人有所不能及也」
  • 破胆寒心:唐.张说〈对词摽文苑科策.第三道〉:「将达其谋,先求诸道,危言抵禁,破胆寒心」
  • wēi yán

    危言

    危言,拼音是:wēi yán。意思是:正直的言论。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