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道教

基础信息

  • 词语 道教
  • 繁体
  • 拼音dào jiào
  • 词性名词
  • 近义词玄门 玄教
  • 反义词
  • 用法名词,指中国本土宗教,常与“信仰”、“文化”、“思想”等搭配。

词语解释

道教dào jiào

公元前6世纪时,东汉张道陵创立一种宗教,奉老子为教祖,南北朝盛行起来

Taoism;

引证解释

1.道德教化

墨子 · 非儒下》:“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贫且乱,倍政之本,而儒者以为道教,是贼天下之人者也。”
《晋书 · 王沉传》:“九郡之士,咸悦道教移风易俗。”
《明史 · 孝义传序》:“观其至性所激,感天地,动神明,水不能濡,火不能爇,猛兽不能害,山川不能阻,名留天壤,行卓古今足以扶树道教,敦厉末俗,纲常由之不泯,气化赖以维持。”

2.我国主要宗教之一, 东汉 · 张道陵 根据传统民间信仰而创立,到 南北朝 时盛行起来。奉 元始天尊、太上老君 为教祖。初时入道者须交五斗米,故又称“五斗米道”。 金 · 元 以后分正一、全真二派。

周书 · 武帝纪上》:“十二月癸巳,集羣臣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
明 · 冯梦龙 《梦磊记 · 观梅感梦》:“朕乃 宋 · 朝第八代天子是也,初封 端王,入承大统,素好道教别号 道君皇帝。”

3.指佛教。

南朝 · 梁 慧皎 《高僧传 · 译经下 · 求那跋摩》:“﹝ 宋文帝 ﹞又遣沙门 法长、道冲、道儁 等往彼祈请,并致书於 跋摩 及 闍婆王婆多伽 等,必希顾临 宋 境,流行道教。”

国语辞典

道教dào jiào

崇奉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为教祖的宗教。相传创于东汉张陵,陵著有道书二十篇,自号天师,故也称为“天师道”。以符咒为人治病,讲炼丹长生之术,入教者须缴纳五斗米,时人称为“五斗米道”。始盛行于蜀郡,后经弟子广布,信徒渐增,遂正式成为道教流传全国

玄教

网络解释

道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思想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道教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将道教对“道”之信仰人格化体现。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全国现有住观道士3万余人。宫观是道教徒活动场所,全国现登记开放的宫观有2千余座。

道教造句

  • 1.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 2. 许多学者毕生致力于研究道教的哲学思想与历史演变。
  • 3. 在古代,不少文人墨客深受道教思想的熏陶,追求超然物外的境界。
  • 4. 武当山不仅以其雄伟的山势闻名,更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 5. 国内保留下来的许多古老宫观,都是精美的道教建筑典范。
  • 6. 现代人也开始关注道教养生功法,以求身心健康与平衡。
  • 7. 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深入,道教也逐渐被西方世界所了解和研究。
  • 8. 每年春节,白云观都会举行传统的道教祈福仪式,吸引众多香客。

dào jiào

道教

道教,拼音是:dào jiào。名词。意思是:崇奉元始天尊及太上老君为教祖的宗教。相传创于东汉张陵,陵著有道书二十篇,自号天师,故也称为“天师道”。以符咒为人治病,讲炼丹长生之术,入教者须缴纳五斗米,时人称为“五斗米道”。始盛行于蜀郡,后经弟子广布,信徒渐增,遂正式成为道教,流传于全国。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