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取士

基础信息

  • 词语 取士
  • 繁体
  • 拼音qǔ shì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动)古代选拔人才担任官职。常与“科举”、“贤才”搭配。

词语解释

取士qǔ shì

选取士人旧时指选取读书人出来做官

开科取士

choose scholars as officials;

国语辞典

取士qǔ shì

选用人才

孟子 · 告子下》:“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
《儒林外史 · 第一回》:“此一条之后便是礼部议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

网络解释

取士

取士 拼音qǔ shì《孟子 · 告子下》,出处《孟子 · 告子下》。

取士造句

  • 1.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历代王朝取士的主要途径,深刻影响了社会结构和文化发展。
  • 2. 汉代察举制度,旨在广开贤路,以品德和才能作为取士的重要标准。
  • 3. 唐太宗深知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在取士方面力求公平公正,广纳贤才。
  • 4. 历史学者认为,虽然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平,但其固定的取士模式也限制了人才的多样性发展。
  • 5. 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因注重门第而饱受诟病,与后来相对开放的科举取士方式形成鲜明对比。

qǔ shì

取士

取士,拼音是:qǔ shì。意思是:选用人才。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