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校勘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
  • 拼音xiào kān
  • 词性动词
  • 近义词改正 订正 校订 校正 勘误
  • 反义词
  • 用法动/名,比较考证异文,订正文字差错,常用于古籍文献。

词语解释

校勘jiào kān

搜集某书的不同版本,并综合有关资料互相比较核对,别其同异,定其正误

collation;

国语辞典

校勘jiào kān

1.集合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加以研究审定文字上的谬误与同异。唐 · 白居易〈策林二 · 三十一大官乏人〉:“秘著之宦,不独校勘之用取之。”也作“校雠”。

订正

2.职官名。宋代掌校订书籍官吏

网络解释

校勘

校勘,指校对勘正。对书本报刊文集等等的修正所必经的一些程序

校勘造句

  • 1. 李教授穷尽毕生精力,致力于校勘《史记》的各种版本,以求臻于完善。
  • 2. 编辑部为了保证出版质量,特意邀请古文献专家对这份手稿进行仔细的校勘
  • 3. 古代学者在传抄经典时常有讹误,后人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将其校勘准确。
  • 4. 通过对敦煌文献的严格校勘,考古学家们纠正了许多流传已久的错误记载。
  • 5. 他埋首图书馆,逐字逐句地校勘着不同时代的诗歌手稿,力求恢复原貌。
  • 6. 这部典籍的校勘工作极其繁琐,需要研究者具备深厚的古文献学功底。
  • 7. 最终出版的这个版本,凝结了多位学者数年艰辛的校勘成果,弥足珍贵。
  • 8. 书中的校勘记详细列举了不同版本的异文和订正理由,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xiào kān

校勘

校勘,拼音是:xiào kān。动词。意思是:①.集合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加以研究审定文字上的谬误与同异。唐·白居易〈策林二·三十一大官乏人〉:“秘著之宦,不独以校勘之用取之。”也作“校雠”。②.职官名。宋代掌校订书籍的官吏。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