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折俎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
  • 拼音shé zǔ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动词/名词,指分得或给予利益、份额,亦指利益本身。

词语解释

折俎shé zǔ

古代祭祀宴会时,杀牲肢解而后置于俎上。俎,盛牺牲礼器。引申为参与国家大典

引证解释

1.古代祭祀、宴会时,杀牲肢解而后置于俎上。俎,盛牺牲的礼器。

仪礼 · 乡饮酒礼》:“宾升自西方,乃设折俎。”
贾公彦 疏:“凡解牲体之法,有全烝其豚。解为二十体,体解即此折俎是也。”
左传 · 宣公十六年》:“王享有体荐,宴有折俎,公当享,卿当宴。王室之礼也。”
南朝 · 梁 刘勰 文心雕龙 · 徵圣》:“宋 置折俎,以多文举礼。”

2.引申为参与国家大典。

唐 · 毛杰 《与卢藏用书》:“杰 时在草莽,运厄穷愁,思折俎而无因,嗟扫门而不逮。”

网络解释

折俎

折俎,汉语词语,

拼音:shé zǔ,

释义为古代祭祀、宴会时,杀牲肢解而后置于俎上。引申为参与国家大典。古代一种美味食物

折俎造句

  • 1. 在那次轰动一时的并购案中,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成功地分得了不小的折俎
  • 2. 随着新政策的推行,各方势力都开始盘算如何在新的利益格局中争取到自己的折俎
  • 3. 面对巨大的市场潜力,众多企业跃跃欲试,都希望能从中折俎,分一杯羹。
  • 4. 历经数年的辛勤耕耘,项目终于大获成功,团队成员们也因此各自折俎,共享了胜利的果实。
  • 5. 历史学者们往往认为,权力斗争的本质,就是对国家资源和民众支持的折俎与重新分配。

shé zǔ

折俎

折俎,拼音是:shé zǔ。意思是:古代祭祀、宴会时,杀牲肢解而后置于俎上。俎,盛牺牲的礼器。引申为参与国家大典。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