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通志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
  • 拼音tōng zhì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名词,指全面记载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志书。常搭配:编纂、地方。

词语解释

通志tōng zhì

表达意趣志向。犹通史。自宋 · 郑樵撰《通志》,后遂成史书一种体裁地方志的一种。记载省级地方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如《畿辅通志》《四川通志》《江苏通志稿》

引证解释

1.表达意趣志向。

《晋书 · 皇甫谧传》:“其后乡亲劝令应命, 謐 为《释劝论》通志焉。”

2.犹通史。自 宋 · 郑樵 撰《通志》,后遂成史书的一种体裁。

3.地方志的一种。记载省级地方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如《畿辅通志》《四川通志》《江苏通志稿》

国语辞典

通志tōng zhì

1.各省的志书称为通志”。如《江苏通志》《湖南通志》等,以别于县志而言。

2.通达其意。

《晋书 · 卷五一 · 皇甫谧传》:“其后乡亲劝令应命,谧为释劝论以通志焉。”

3.书名。宋郑樵撰,二百卷。仿通史的体例,起自三皇终于隋代,以详述历代文物制度著称。采摭浩博议论亦多警辟至今资为考镜。后人以此书与通典文献通考合称为“三通”。

网络解释

通志 (南宋郑樵著纪传体中国通史)

《通志》当今称其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中国通史 。但中国传统史学将其归入典章制度的政书,列为三通之一。也有将其列入百科全书类的。全书200卷 ,有帝纪18卷 、皇后列传2卷、年谱4卷、略51卷、列传125卷。作者郑樵,一生勤于著述,曾几次献书。《通志》为纪传体,但把年表改称年谱,把志改称略,保存了《晋书》的载记部分。总序和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除礼、器服、选举、刑等略外,其余各略都有新意。《通志》现存 最早的刻本为元至治元年(1321)摹印元大德本。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本为流行版本。二十略有单行本

通志造句

  • 1. 某市正在组织专家学者,系统地编纂一部反映本地历史变迁的《某市通志》。
  • 2. 为了深入研究当地民俗,他特地到图书馆查阅了光绪年间修撰的县通志
  • 3. 这部新出版的省通志,详细记录了该省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 4. 随着时代发展,许多旧的地区通志已无法满足研究需求,亟待进行全面的修订和增补。
  • 5. 经过多年的努力,老一辈文史工作者终于完成了卷帙浩繁的《中华民族通志》初稿。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九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清通典》、《续通志》、《清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文献通考》等九部政书的合称。
  • 续通志:体例依郑樵《通志》,为《通志》的续篇。
  • 志书:如各省通志、府志、县志等。
  • 经解:如《皇清经解》、《通志堂经解》等书。
  • 西法:如:「这道菜以西法烹调,别具风味」《清史稿.卷一四九.交通志一》:「用西法以煎熔,矿产日多」
  • 路中:见《通志.卷二九.氏族略五》。
  • 纳兰性德:善书能诗,尤工填词,着有《饮水词》、《侧帽词》、《通志堂文集》等。
  • tōng zhì

    通志

    通志,拼音是:tōng zhì。意思是:①.各省的志书称为“通志”。如《江苏通志》、《湖南通志》等,以别于县志而言。②.通达其意。③.书名。宋郑樵撰,二百卷。仿通史的体例,起自三皇,终于隋代,以详述历代的文物制度著称。采摭浩博,议论亦多警辟,至今资为考镜。后人以此书与《通典》、《文献通考》合称为“三通”。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