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三不去

基础信息

  • 词语 三不
  • 繁体
  • 拼音sān bù qù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指古代婚姻中,丈夫不得休妻的三个条件。多作名词。

词语解释

三不去sān bù qù

旧谓丈夫不能休弃妻子三种情况

国语辞典

三不去sān bù qù

古代不能休妻的三种状况。即妻无家可归、曾为公婆守三年丧、丈夫贫贱时娶而后富贵

《公羊传 · 庄公二十七年》:“大归曰归”句下汉 · 何休 · 解诂:“妇人有七弃、五不娶、三不去。尝更三年丧不去,不忘恩也;贱取贵不去,不背德也;有所受无所归不去,不穷穷也。”

网络解释

三不去

三不去又称“三不出”。中国古代法律规定的不能休弃妻子的三种条件。《大戴礼记 · 本命》:“妇有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无娘家可归的),不去;与更三年丧(曾为公婆守孝三年的),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唐律疏议 · 户婚》规定:“有三不去而出之者,杖一百,追还合。若犯恶疾及奸者不用此律。”明、清法律也有类似规定。凡有“三不去”条件之一者,妻虽有“七出”的情况,夫也不得休弃。

三不去造句

  • 1. 在古代,即使妻子犯了“七出”中的某些过失,只要符合“三不去”的任一条件,丈夫便不能轻易休妻。
  • 2. 《大戴礼记》中详细记载了“三不去”的具体内容,为古代女性在婚姻中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 3. 与“七出”的严苛相比,“三不去”无疑体现了古代社会在婚姻制度上人性化的一面,尤其关怀了弱势女性。
  • 4. 尽管他家道中落后妻子不离不弃,后来发达却想另娶,但念及妻子曾为父母守孝三年,这便符合了“三不去”的规矩,最终他打消了休妻的念头。
  • 5. 今人研究古代婚姻制度时,往往会提及“七出”和“三不去”,以理解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和家庭伦理的看法。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赊三不敌见二:《西游记》第回:「我老孙不去不去!俗语谓『赊三不敌见二』,只望你随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
  • 不三不二:《侠五义》第一一七回:「弄了钱来,也不干正经事体,不过胡抡混闹,不三不二的花了」也作「不三不四」、「没没四」。
  • 不三不四:《水浒传》第七回:「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儒林外史》第回:「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也作「不三不二」、「没没四」。
  • 一问三不知:三不知,即始、中、终者皆不知。
  • 到三不着两:《红楼梦》第五五回:「那赵姨娘原有些到三不着两的,有了事那就赖他」也作「道三不着两」。
  • 没三没四:《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有几个没没四帮闲的,专一在街上寻些空头事过日子」也作「不三不四」、「不三不二」。
  • 道三不着两:《儒林外史》第一六回:「你哥又没中用,说了几句『道三不着两』的话」《红楼梦》第四八回:「我前日还同你哥哥说:『文杏又小,道三不着两的。
  • sān bù qù

    三不去

    三不去,拼音是:sān bù qù。意思是:古代不能休妻的三种状况。即妻无家可归、曾为公婆守三年丧、丈夫贫贱时娶而后富贵。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