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分庭抗礼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分庭抗禮
  • 拼音fēn tíng kàng lǐ
  • 词性动词 成语
  • 近义词鼎足而立 平分秋色 平起平坐 不相上下
  • 反义词齐心协力 同心协力 众寡不敌 和衷共济 自甘雌伏
  • 用法作谓语。指双方实力地位相当,平等对峙或抗衡。

词语解释

分庭抗礼fēn tíng kàng lǐ

抗:对等相当,也作“伉”。原意宾主分处庭院两边相对设礼,以平等之礼相待。后喻指平起平坐相互对立

偏据一偶,分庭抗礼

stand up to sb.as an equal; act independently and defiantly; make rival claims as an equal; match one's wits; treat sb. as an equal;

引证解释

1.亦作“分庭伉礼”。

2.以平等之礼节相见。古代宾主相见时,主人站在庭院的东边客人站在西边,相对行礼,以示平等。

庄子 · 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
史记 · 货殖列传》:“﹝ 子贡 ﹞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宋 · 程大昌 《演繁露 · 东乡:“《曲礼》説曰:‘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则是客与主人敌礼者,即居西对东,以与主人匹,所谓分庭抗礼者也。”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忙了几日, 匡超人进城去谢知县。知县此番便和他分庭抗礼,留着吃了酒饭,叫他拜做老师。”

3.彼此地位相同势力相等可以抗衡

清 · 昭槤 《啸亭杂录 · 本朝内官之制》:“近日内务府大臣多由僚属骤迁,又无重臣兼领,故敬事总管辈多与诸大臣分庭抗礼,无復统辖之制。”

国语辞典

分庭抗礼fēn tíng kàng lǐ

彼此关系对等,以平等的礼节相见。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当。也作“分庭伉礼”。

《儒林外史 · 第四〇回》:“但凡做的来,萧云仙就和他分庭抗礼,以示优待。”

平分秋色 平起平坐

和衷共济 自甘雌伏

分庭抗礼造句

  • 1. 在智能手机市场,苹果和三星两大巨头长期以来一直分庭抗礼,竞争激烈。
  • 2. 面对强大的传统媒体,新兴的网络平台正逐渐崛起,开始与其分庭抗礼
  • 3. 两位顶尖棋手实力不相上下,在决赛中你来我往,始终分庭抗礼,难分伯仲。
  • 4. 在古代文化史上,儒家与道家思想曾长期分庭抗礼,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进程。
  • 5. 这个新兴的独立游戏工作室凭借其独特的创意和精良制作,已能与业内顶级大厂分庭抗礼
  • 6.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轻易地与所有大国分庭抗礼,合作共赢才是主流。
  • 7. 经过多年的发展,这座城市的南部和北部区域经济实力已然相当,大有分庭抗礼之势。
  • 8. 两位辩论选手旗鼓相当,整场比赛下来,双方言辞犀利,始终分庭抗礼,引得观众阵阵掌声。

fēn tíng kàng lǐ

分庭抗礼

分庭抗礼,拼音是:fēn tíng kàng lǐ。动词、成语。意思是:彼此的关系对等,以平等的礼节相见。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当。也作“分庭伉礼”。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