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客家

基础信息

  • 词语 客家
  • 繁体
  • 拼音kè jiā
  • 词性名词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名词,指客家民族;形容词,修饰客家文化、语言、食物等。

词语解释

客家kè jiā

指在西晋末年北宋末年从黄河流域迁徙南方现在分布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台湾等省区的汉人

Hakka;

国语辞典

客家kè jiā

1.为主人做事工人

《谈征 · 名部下 · 客家》:“焦光饥则出为人客作,饱食而已今人客家者本此。”

2.在外行走做生意的人。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 张协状元 · 第八出》:“纵饶挑贩客家独自个担来做己有。”

3.客家人的简称。参见“客家人”条。

网络解释

客家 (汉族民系)

客家(英文:Hakka,客语白话字:Hak-kâ或Khak-kâ,客语拼音:Hag-ga或Kag-ga)。

客家民系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省本地居民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南迁汉族移民群体中的一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汉族民系之一。

古代客家先民的历史开始于秦征岭南百越时期历经西晋永嘉之乱、东晋五胡乱华,唐末黄巢之乱,宋室南渡,中原汉族大举南迁,陆续迁入南方各省,经过千年演化,最迟在南宋逐渐形成一支具有独特方言、风俗习惯文化形态的汉族民系。

客家人以粤赣闽(惠州、梅州、深圳、赣州、汀州、河源、韶关等)为基地大量外迁到中国各地(含港澳台)以及南洋(今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分布在广东(2009年约2300万,约占广东人口的27.5%)、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湖南、海南浙江香港澳门、台湾(台胞约500万)等省区的180多个县(市/区),总人口达7000万以上,约占中国汉族人口的5%;约1000万分布于除中国外的80余个国家尤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地,客家语是当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正统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如岭南)土著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语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耕读传家是客家文化的特点。围龙屋制度是古代农耕文化的巅峰代表。客家学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

“客家”既是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更是文化层面概念。至2017年,设有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3个。

客家造句

  • 1. 这部纪录片深入探讨了客家的迁徙历史与独特风俗,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 2. 在全球华人社群中,客家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文化影响力广泛。
  • 3. 她虽然从小在城市长大,但一口流利的客家话让她在与老乡交流时倍感亲切。
  • 4. 母亲做的梅菜扣肉是经典的客家菜,每次回老家都必须尝尝这道充满家乡味的佳肴。
  • 5. 福建的客家土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防御功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 6. 每年春节,许多地方都会举办隆重的客家文化节,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传统习俗。
  • 7. 客家精神中的勤劳、坚韧与团结,是他们得以在逆境中生存发展的基石和宝贵财富。
  • 8. 在乡村的田埂上,偶尔还能听到老人们哼唱着悠扬的客家山歌,歌声充满对土地的热爱。

kè jiā

客家

客家,拼音是:kè jiā。名词。意思是:①.为主人做事的工人。②.在外行走做生意的人。③.客家人的简称。参见“客家人”条。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