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旌表

基础信息

  • 词语 旌表
  • 繁体
  • 拼音jīng biǎo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动词,公开表彰、嘉奖贤德或功绩,多用于官方场合。

词语解释

旌表jīng biǎo

封建时代由官府牌坊、赐匾额遵守封建礼教的人加以表彰

honor; cite;

引证解释

1.表彰。后多指官府为忠孝节义的人立牌坊赐匾额,以示表彰。

《晋书 · 荀崧传》:“今承大弊之后,淳风穨散,苟有一介之善,宜在旌表之例。”
明 · 高明 《琵琶记 · 散发归林》:“一门忠孝如此理当保奏,请行旌表。”
鲁迅 《故事新编 · 起死》:“旌表孝子,确也是一件大事情。”

2.指官府颁赐用以表彰的牌坊或匾额。

宋 · 欧阳修 《左班殿直胥君墓志铭》:“胥氏 义闻乡閭,门有旌表。”

国语辞典

旌表jīng biǎo

1.表扬、表彰。也作“旍表”。

《晋书 · 卷七五 · 荀崧传》:“苟有一介之善,宜在旌表之例。”
《初刻拍案惊奇 · 卷一九》:“太守越敬他知礼,点一官媪,伴送到家,另自差人旌表。”

2.旧时官府为表扬忠孝节义的人,所颁赐的牌坊或匾额。

唐 · 李公佐《谢小娥传》:“时浔阳太守张公,善其志行,为具其事上旌表,乃得免死。”

网络解释

旌表

旌表是古代统治者提倡封建德行一种方式。自秦、汉以来历代王朝所谓义夫节妇、孝子、贤人隐逸以及累世同居等大加推崇往往地方官申报朝廷获准后则赐以匾额,或由官府为造石坊,以彰显名声气节秦始皇为巴寡妇清筑女清怀清台,可为旌表之始

旌表造句

  • 1. 朝廷决定对那些在边疆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士进行旌表,以示褒奖。
  • 2. 为弘扬社会正气,市政府特地设立了专项基金,用于旌表见义勇为的市民。
  • 3. 老村长因其几十年如一日的无私奉献,受到了上级部门的旌表
  • 4. 古代常通过修建牌坊的方式来旌表贞节烈妇或孝子贤孙。
  • 5. 烈士家属的感人事迹被广泛报道后,地方政府迅速做出了旌表的决定。
  • 6. 希望通过这次公开旌表,能激励更多的人向上向善,为社会贡献力量。
  • 7. 那户人家因其三代同堂、和睦孝顺的家风,被乡里乡亲视为典范,并受到了官府的旌表

jīng biǎo

旌表

旌表,拼音是:jīng biǎo。意思是:①.表扬、表彰。也作“旍表”。②.旧时官府为表扬忠孝节义的人,所颁赐的牌坊或匾额。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