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笔墨

基础信息

  • 词语 笔墨
  • 繁体筆墨
  • 拼音bǐ mò
  • 词性名词
  • 近义词文字 翰墨
  • 反义词口舌
  • 用法名词。指书画工具或作品,引申为文字描述与表达。

词语解释

笔墨bǐ mò

1.

们的心情难以笔墨形容笔墨酣畅

words or writing;

2.笔和墨。

泪珠笔墨齐下。 —— 清 · 林觉民《与妻书》

pen and ink;

引证解释

1.笔和墨。泛指文具

《汉书 · 扬雄传下》:“上《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 翰林 以为主人, 子墨 为客卿以风。”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案上放着笔墨画砚,磁器古董,都极其古雅精致。”

2.文字书画诗文作品

汉 · 王充 《论衡 · 乱龙》:“子骏 汉 · 朝智囊,笔墨渊海。”
陈师道 《上曾枢密书》:“某不更远引笔墨所载,直以 庆历 以来耳目所及者明之尔。”
清 ·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汉 · 魏 名人笔墨俱在, 淮南王 刘安 隶书最工,自 曹子建 以下,稍近 钟 王 风格。”
闻一多 《关于儒、道、土匪》:“儒道交融妙用,真不是笔墨所能形容的。”

3.谓写字,画画,作文章。

汉 · 王充 《论衡 · 超奇》:“观 谷永 之陈説, 唐林 之宣言, 刘向 之切议,以知为本,笔墨之文,将而送之。”
清 · 沉复 浮生六记 · 坎坷记愁》:“吾父曰:‘媳妇既能笔墨,汝母家信付彼司之。’”曹靖华 《飞花集 · 怀周恩来同志》:“这期间,我住在 重庆 郊外,每周三天在城,处理事务工作;三天在家从事笔墨工作。”

国语辞典

笔墨bǐ mò

1.写字用的笔和墨。

汉书 · 卷八七 · 扬雄传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

翰墨

2.比喻文章。

汉 · 王充《论衡 · 乱龙篇》:“子骏汉朝智囊笔墨渊海。”
《儒林外史 · 第二三回》:“但只是笔墨相与他家银钱大事,还不肯相托。”

3.亲手写的笔迹墨画。

南朝梁 · 庾肩吾〈书品论〉:“魏帝笔墨雄赡,吴主体裁绵密。”
老残游记 · 第三回》:“两边字画多半时下名人笔墨只有中间挂著一幅中堂,只画了一个人。”

翰墨

4.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上的术语有时亦作中国画技法的总称。技法上,笔指钩、勒、皴、点等笔法,墨指烘、染、破、积等墨法。

网络解释

笔墨

有时亦作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在技法上,“笔”通常指钩、勒、皴、擦、点等笔法;“墨”指烘、染、破、泼、积等墨法。在理论上,强调笔为主导,墨随笔出,相互依赖映发,完美描绘物象表达意境,以取得形神兼备艺术效果

笔墨造句

  • 1. 他书桌上的笔墨纸砚,总是摆放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
  • 2. 这幅山水画,笔墨苍劲有力,意境深远,展现了大家风范。
  • 3. 评论家赞叹他文章的笔墨精炼,字字珠玑,读来引人深思。
  • 4. 小说对于男女主角的感情发展着墨不多,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
  • 5. 导演在刻画反派角色时,不惜笔墨,使其形象鲜明立体,令人印象深刻。
  • 6. 历史学家们为还原这段被遗忘的历史,投入了大量笔墨进行考证和撰写。
  • 7. 虽然是短篇小说,但字里行间处处可见作者深厚的笔墨功底。
  • 8. 报告大篇幅地论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此倾注了大量笔墨

bǐ mò

笔墨

笔墨,拼音是:bǐ mò。名词。意思是:①.写字用的笔和墨。②.比喻文章。③.亲手写的笔迹墨画。④.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上的术语,有时亦作中国画技法的总称。技法上,笔指钩、勒、皴、点等笔法,墨指烘、染、破、积等墨法。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