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疆理

基础信息

  • 词语 疆理
  • 繁体
  • 拼音jiāng lǐ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动词,治理、管理疆域或边远地区。常用于古代政权对边疆的治理。

词语解释

疆理jiāng lǐ

1.划分治理。语本《诗 · 小雅 · 信南山》:“我疆我理,南东其亩。”毛传:“疆,画经界也;理,分地理也。”高亨注:“疆,划田界。”

2.境界界限

3.疆域

国语辞典

疆理jiāng lǐ

1.厘定疆界

左传 · 成公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
汉书 · 卷二九 · 沟洫志》:“古者立国居民疆理土地,必遗川泽之分,度水势不及。”

2.疆域。

《隋书 · 卷二 · 高祖纪下 · 史臣曰》:“职方所载,并入疆理禹贡所图,咸受正朔。”
《元史 · 卷一〇二 · 刑法志一》:“及世祖平宋,疆理混一。”

网络解释

疆理

语本《诗 · 小雅 · 信南山》:“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毛 传:“疆,画经界也;理,分地理也。” 高亨 注:“疆,划田界。”

《左传 · 成公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 杜预 注:“疆,界也;理,正也。” 杨伯峻 注:“疆,画分经界。理,分其地理。”

《宋书 · 索虏传》:“夫王者之兵,以义德相济非徒疆理土地,恢广经略,将以大庇苍生保全黎庶。”

宋 叶适 《取燕一》:“因时拯乱, 汤 武 之业也;疆理天下, 舜 禹 之政也。”

疆理造句

  • 1. 汉武帝时期,为巩固边防,朝廷派遣大将深入漠北,积极疆理新收复的土地,设立郡县,以求长治久安。
  • 2. 唐代边疆官员肩负重任,不仅要抵御外敌入侵,更要妥善疆理当地事务,安定民心,使边陲之地归附中央。
  • 3. 历代王朝都深知,若要国家长治久安,除了发展内政,更需用心谋划,妥善疆理四方边陲,以绝后患。
  • 4. 这位开国君主穷尽毕生精力,不仅开疆拓土,更注重对新辟之地的疆理,使之迅速融入国家体系。

jiāng lǐ

疆理

疆理,拼音是:jiāng lǐ。意思是:①.厘定疆界。②.疆域。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