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东北平原

基础信息

  • 词语 平原
  • 繁体東北平原
  • 拼音dōng běi píng yuán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中国东北部广阔的地理区域,作名词,常描述气候、物产及农业。

词语解释

东北平原dōng běi píng yuán

中国最大的平原主体部分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间,南临辽东湾,由松花江嫩江辽河冲积而成,北部松嫩平原南部辽河平原通常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会合处的三江平原包括在内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大部分海拔在200米以下。中国重要农业基地提供大量商品粮。石油资源丰富

国语辞典

东北平原dōng běi píng yuán

地名位于大小兴安岭与长白山之间,南北长约一千公里。为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主要由松花江、嫩江,以及辽河的冲积物组成地表外貌呈缓起伏状,高度则不超过海拔二百公尺,大部分地区为厚层的黑色土壤覆盖,是我国最著名大豆产区

网络解释

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Northeast China Plain)或称松辽平原(广义)、关东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中国东北部,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地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个省区,地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南北长约1000千米东西宽约400千米,面积达35万平方千米。

东北平原处于温带和暖温带范围,有大陆性和季风气候特征夏季短促温暖多雨;冬季漫长寒冷少雪。冬夏之间季风交替。7月均温21~26℃,1月均温-24~-9℃。10℃以上活动积温2200~3600℃,由南向北递减。年降水量350~700毫米,由东南西北递减。

东北平原四周山麓洪积冲积平原台地,海拔200米左右。北部台地形状保存明显,南部强烈侵蚀呈浅丘外貌。平原西南部风沙地貌发育形成大面积沙丘覆盖的冲积平原。平原东北端循松花江谷地与三江平原相通

东北平原土地肥沃,是全球仅有的三大黑土区域之一,东北四省(区)粮食产量占中国总产的三分之一,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钢铁机械能源化工基地。

东北平原造句

  • 1. 东北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以其广袤肥沃的土地而闻名世界。
  • 2. 广阔的东北平原盛产玉米、大豆和水稻,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 3. 冬季的东北平原被皑皑白雪覆盖,展现出独特的银装素裹之美。
  • 4. 包括长春、哈尔滨在内的许多重要城市都坐落在东北平原,是重工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 5. 上世纪五十年代,大批知识青年奔赴东北平原垦荒,为新中国的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 6. 清晨,一望无际的东北平原在薄雾中醒来,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构成一幅宁静的画卷。
  • 7. 东北平原由松花江、辽河等水系冲积而成,河网密布,水源充足,非常适宜农业耕作。

dōng běi píng yuán

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拼音是:dōng běi píng yuán。意思是:地名。位于大小兴安岭与长白山之间,南北长约一千公里。为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主要由松花江、嫩江,以及辽河的冲积物组成,地表外貌呈缓起伏状,高度则不超过海拔二百公尺,大部分地区为厚层的黑色土壤所覆盖,是我国最著名的大豆产区。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