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放荒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
  • 拼音fàng huāng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动词。土地弃耕荒芜。常与“土地”、“田地”搭配。

词语解释

放荒fàng huāng

放火烧山野的草木

国语辞典

放荒fàng huāng

放火烧山野间的草木,称为放荒”。

网络解释

放荒

清朝政府荒山野岭招民垦种措施。又称为“官荒放垦”。 清代顺治康熙时期(1644~1722年)曾大规模地推行官荒放垦。当时全国土地抛荒情况十分严重。据顺治八年(1651年)清朝赋籍帐册登录,全国田地山荡额为二百九十多万顷,不及明万历六年(1578年)全国田土数目一半为了招民垦荒,早在顺治初年,清朝政府就宣布将州县卫所荒地无主分给流民官兵屯种,并由官府给以印信执照,永准为业。

放荒造句

  • 1. 连年干旱,收成无望,许多农民无奈之下只好把自家的田地放荒,外出打工谋生。
  • 2. 为了恢复地力,村里决定对部分贫瘠土地实行轮流放荒,让土地休养生息。
  • 3. 随着年轻人纷纷进城务工,村里很多耕地都无人照料,逐渐放荒成了杂草丛生的荒地。
  • 4. 解放前,地主阶级残酷剥削,导致许多佃农生活困苦,不得不将土地放荒,流离失所。

fàng huāng

放荒

放荒,拼音是:fàng huāng。意思是:放火烧山野间的草木,称为“放荒”。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