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蒸藜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
  • 拼音zhēng lí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动词,指蒸煮藜菜,常用以喻清贫简朴生活。

词语解释

蒸藜zhēng lí

1.野菜

2.古传孔子弟子曾参因其妻蒸藜不熟而出之。见《孔子家语 · 七十二弟子解》及汉班固《白虎通 · 谏诤后人用以指代妇人过失或作出妻的典故时多误“藜”为“梨”。

国语辞典

蒸藜zhēng lí

1.蒸煮藜菜。

唐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2.百姓民众。也作“烝黎”。

《晋书 · 卷六 · 元帝纪》:“知蒸黎不可以无主,故不得已而临之。”
资治通鉴 · 卷二三一 · 唐纪四十七 · 德宗兴元元年》:“劳问将士抚慰蒸藜。”

网络解释

蒸藜

蒸藜是汉语词语,拼音为zhēng lí,指煮野菜。

蒸藜造句

  • 1. 隐居山林的日子里,他每日亲手采摘野草野菜,用最简朴的方式蒸藜充饥。
  • 2. 战乱年代,寻常百姓食不果腹,唯有拾取荒野中的藜菜,蒸藜以度饥荒。
  • 3. 尽管家境清贫,她却能甘之如饴地蒸藜度日,心灵保持着一份难得的宁静。
  • 4. 厌倦了都市的喧嚣浮华,他毅然选择归隐田园,过上了蒸藜品茗的简朴生活。

zhēng lí

蒸藜

蒸藜,拼音是:zhēng lí。意思是:①.蒸煮藜菜。②.百姓、民众。也作“烝黎”。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