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薜荔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
  • 拼音bì lì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名词,指一种攀援植物,常附着墙垣、岩石生长;亦指其可食用的果实。

词语解释

薜荔bì lì

植物名。又称木莲常绿藤本蔓生,叶椭圆形,花极小,隐于花托内。果实富胶汁,可制凉粉,有解暑作用梵语Preta的译音。或译为“薜荔多”。义为饿鬼

引证解释

1.植物名。又称木莲。常绿藤本,蔓生,叶椭圆形,花极小,隐于花托内。果实富胶汁,可制凉粉,有解暑作用。参阅 明 ·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七 · 木莲》

楚辞 · 离骚:“擥禾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蘂。”
王逸 注:“薜荔香草也,缘木而生蘂实也。”
唐 · 宋之问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薜荔青气桄榔翳碧苔。”

2.梵语Preta的译音。或译为“薜荔多”。义为饿鬼。

唐 ·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九:“薜荔,蒲细,来计反,此译言饿鬼也。”
《云笈七籤》卷十:“薜荔者,饿鬼名也。”

国语辞典

薜荔bì lì

1.植物名。桑科榕属,常绿蔓茎灌木。叶椭圆,花细而隐于花托中。果实浸出黏液制造凉粉及清凉饮料。可入药

2.饿鬼。译自胡语。佛教六道之一。这类众生由于去世所造的恶业招致投生为饿鬼,常处在极度饥饿状态

《放光般若经 · 卷三》:“我当为泥犁、薜荔罪人所受苦痛,我当为众生代受无央数劫苦痛。”

网络解释

薜荔

薜荔(学名:Ficus pumila Linn.)又名凉粉子,木莲等。攀援匍匐灌木,叶两型,不结果枝节上生不定根,叶卵状心形。产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台湾等地。瘦果水洗可作凉粉,藤叶药用。

薜荔造句

  • 1. 老屋的青砖墙上,薜荔密密麻麻地攀附着,像一张巨大的绿色网,给古老的建筑增添了一丝生机。
  • 2. 在园林设计中,常将薜荔种植在假山或石壁上,营造出古朴自然的景观效果。
  • 3. 夏日炎炎,奶奶常会采摘成熟的薜荔果,搓洗后制成清凉解渴的凉粉,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 4. 沿着山径前行,高大的树干上,薜荔藤蔓交错,形成一片天然的绿荫,为徒步者提供了休憩的场所。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木莲:薜荔的别名。
  • 薜罗:桑科「薜荔」与地衣类松萝科「松萝」、「女萝」之合称。
  • 薜:《周礼.冬官考工记.瓬人》:「凡陶瓬之事,髻垦薜暴,不入市」参见「薜荔」、「薜罗」等条。
  • 兰旌:《楚辞.屈原.九歌.湘君》:「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 颭:唐.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诗:「惊风乱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清.陈维崧〈水调歌头.昨夜湔裙罢〉词:「一寸双文画板,风颭绣旗开」吹动、摇动。
  • 荪:《楚辞.屈原.九歌.湘君》:「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汉.王逸.注:「荪,香草也」一种香草。
  • 蕙若:《文选.张衡.南都赋》:「其香草则有薜荔蕙若」《南朝梁.江淹.伤友人赋》:「吊蕙若之暂芳,恸琬琰之永缺」
  • bì lì

    薜荔

    薜荔,拼音是:bì lì。意思是:①.植物名。桑科榕属,常绿蔓茎灌木。叶椭圆,花细而隐于花托中。果实浸出的黏液可制造凉粉及清凉饮料。可入药。②.饿鬼。译自胡语。佛教六道之一。这类众生由于过去世所造的恶业,招致投生为饿鬼,常处在极度饥饿的状态。

    相关组词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