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缁黄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緇黃
  • 拼音zī huáng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名词,泛指僧侣道士,或代指出家修行生活。

词语解释

缁黄zī huáng

僧道僧人缁服,道士黄冠,故称。

国语辞典

缁黄zī huáng

僧人与道士。因僧侣穿黑衣,道士戴黄冠,故称为缁黄”。

网络解释

缁黄

[引证解释]

指僧道。僧人缁服,道士黄冠,故称。

示例

缁黄载跃,斑白相欢。——唐·独孤及《谢勅书兼赐冬衣表》

每岁必以正月十六日,设斋饭缁黄,名曰龙会斋。——宋·洪迈《夷坚丙志 · 程佛子》

山中岁月寒暑世外缁黄亦化迁。——明·李东阳《西山杂诗》之四

高行缁黄,转世借形,谓之夺舍。——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 滦阳消夏录五》

游食缁黄,往来寄宿,辄与倾谈供给不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 李生》

缁黄造句

  • 1. 他自幼便对佛法道义心生向往,成年后毅然选择缁黄,潜心修行。
  • 2. 在这座古老的寺庙中,有许多虔诚的缁黄之人,日夜诵经礼佛。
  • 3. 乱世之中,许多百姓为求心灵寄托,或缁黄避世,或投身慈善。
  • 4. 他看破红尘,决心脱离俗世,从此与缁黄为伴,了却尘缘。
  • 5. 无论是庙宇的晨钟暮鼓,还是道观的香火缭绕,都构成了独特的缁黄世界。

zī huáng

缁黄

缁黄,拼音是:zī huáng。意思是:僧人与道士。因僧侣穿黑衣,道士戴黄冠,故称为“缁黄”。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