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外史

基础信息

  • 词语 外史
  • 繁体
  • 拼音wài shǐ
  • 词性
  • 近义词野史 野乘 别史
  • 反义词
  • 用法名词,指正史之外的补充记载或趣闻轶事,常作书籍篇章名。

词语解释

外史wài shǐ

野史杂史和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

unofficial history;

引证解释

1.古代官名掌管宣布京畿以外地区的王令、四方地志等。

周礼 · 春官 · 大宗伯》:“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
宋 · 陈亮 《三国纪年序》:“自当时诸侯,国各有史,一言一动,罔不毕载。故四方之志,外史掌之。”
清 · 黄遵宪 《三哀诗》:“我已外史达,人实高阁置。”

2.稗史某些旧小说。如旧题 汉 · 黄宪 的《天禄阁外史》、 清 · 吴敬梓《儒林外史》

3.旧时文人常用作别号。如 元 · 张雨 称 句曲外史,清 · 恽格 称 白云外史

国语辞典

外史wài shǐ

1.正史大抵为琐记及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

别史

2.文人以此作为雅号

《明史 · 卷二八五 · 文苑传一 · 赵埙传》:“入见,赐之宴,赋诗称旨,除广信教授,自号荣阳外史。”

3.职官名。职掌记录王者下达于京畿外的命令,并掌理四方邦国志书三皇五帝典籍

网络解释

外史

外史,指野史、杂史和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之类。

外史造句

  • 1. 很多文学作品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那些散落在民间的口述外史
  • 2. 这本关于晚清名臣的传记,不仅记录了其生平事迹,还收录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家庭外史
  • 3. 《儒林外史》通过一系列讽刺性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弊端。
  • 4. 历史学家们有时也会查阅地方志或家族谱中的外史记载,以补充正史的不足。
  • 5. 他喜欢搜集各种关于明星的外史和八卦,对幕后故事总是充满好奇。
  • 6. 这部纪录片试图从普通人的视角,讲述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民间外史
  • 7. 那次探险的官方报告非常简短,但随行记者撰写的外史却详细记录了许多惊险细节。
  • 8. 虽然这些只是未经考证的乡野外史,却也为我们了解当地风俗提供了有趣的线索。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儒林外史:书名。
  • 蠢夯:《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小儿蠢夯,自幼失学」
  • 烹茗:《儒林外史》第八回:「用过饭,烹茗清谈」
  • 胡支扯叶:《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口里只管之乎者也,胡支扯叶」
  • 投监:《儒林外史》第三五回:「我明日叫他自己投监,走了都在我」
  • 打吵:《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争风吃醋,打吵起来」
  • 起驾:《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说罢,起驾回宫」
  • wài shǐ

    外史

    外史,拼音是:wài shǐ。意思是:①.非正史,大抵为琐记及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②.文人常以此作为雅号。③.职官名。职掌记录王者下达于京畿外的命令,并掌理四方邦国志书,三皇五帝的典籍 。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