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国史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國史
  • 拼音guó shǐ
  • 词性名词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指一个国家的历史,作名词,常搭配编纂、研究。

词语解释

国史guó shǐ

原指当代人修纂的本朝实录和本朝历史,后泛指一个朝代的历史。国之史官

引证解释

1.原指当代人修纂的本朝实录和本朝历史,后泛指一个朝代的历史。

后汉书 · 班固传》:“既而有人上书 显宗,告 固 私改作国史者,有詔下郡,收 固 繫 京兆 狱。”
晋 ·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诸侯亦各有国史。”
唐 · 司空商山诗之一:“国史数行犹有志,只将谈笑继英尘。”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国史者,君民比并之史。”

2.国之史官。

《诗大序》:“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於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 · 流业》:“文章之材,国史之任也。”
宋 · 朱淑真 芍药诗:“到底只留为謔赠,更劳国史民风。”

国语辞典

国史guó shǐ

1.一国或一朝代的历史。

《隋书 · 卷三三 · 经籍志二》:“命司徒崔浩,博采旧闻,缀述 国史。”

2.掌记国史的史官。

诗经 · 大序》:“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

网络解释

国史

被誉为五千年“国史”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新中国成立整理出版校本,是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古籍整理出版项目,但由于当时政治经济学术等客观条件的制约,点校本也存在不同程度不足缺憾。2005年,中华书局着手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修订准备工作今年7月11日,第四次修纂工作会议上海召开预计2015年全部完成

国史造句

  • 1. 许多历史学家毕生致力于对本国国史的深入研究,以还原历史真相。
  • 2. 历朝历代都会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编纂本朝的国史
  • 3. 学习国史是每个公民认识国家、增强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
  • 4. 这本教材详细介绍了我国几千年来波澜壮阔的国史,内容引人入胜。
  • 5. 博物馆里陈列的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段宝贵的国史记忆。
  • 6. 继承和弘扬优秀的国史文化,是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 7. 通过比较不同文明的国史,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
  • 8. 审视过去的国史,能为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

guó shǐ

国史

国史,拼音是:guó shǐ。名词。意思是:①.一国或一朝代的历史。②.掌记国史的史官。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