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制书

基础信息

  • 词语 制书
  • 繁体制書
  • 拼音zhì shū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动词,指撰写、编纂或制作书籍;亦可作名词,指此行为或过程。

词语解释

制书zhì shū

古代皇帝命令一种

国语辞典

制书zhì shū

古代皇帝颁布的一种命令。指赦令、赎令之类。

南朝梁 · 刘勰文心雕龙 · 诏策》:“汉初定仪则,则命有四品: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敕。”

网络解释

制书

制书就是皇帝说的话所谓天子之言曰制,书则载其言。”在周代,帝王的命令叫命。秦始皇六国后,改命为制,制即成为用以颁布皇帝重要法制命令的专用文书。《秦会要》卷六:“制者,王者之言,必有法制也”。两汉及魏晋、南北朝的制书,基本上沿用秦朝的规定。唐代的制书,分制书和慰劳制书两种。除用于颁布国家重大制度的命令外,还用于官僚褒奖嘉勉明代的制书,是皇帝对个别官员部分官员有所宣告使用的命令文书。

制书造句

  • 1. 他穷毕生精力钻研古籍,最终制书立说,惠及后世。
  • 2. 古代士人制书,往往需要耗费数年乃至数十年之久。
  • 3. 出版社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新一批教材的制书和排版工作。
  • 4. 为抢救濒危文化,研究团队决定深入田野,将口述历史整理成文并制书
  • 5. 这位作家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社会,并通过制书表达自己的深刻见解。
  • 6. 博物馆计划聘请专家,用三年时间完成这部地方志的制书任务。
  • 7. 他的制书生涯充满传奇,从寂寂无名到享誉文坛。

zhì shū

制书

制书,拼音是:zhì shū。意思是:古代皇帝颁布的一种命令。指赦令、赎令之类。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