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吾子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
  • 拼音wú zǐ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古代称谓,名词,指“我的儿子或孩子”,常作直接呼语。

词语解释

吾子wú zǐ

古时对人的尊称,可译为“您”

吾子有。 —— 国语 · 晋语》吾子之赐。吾子京师来。 —— 唐 · 柳宗元《柳河东集》吾子未之思也。 —— 明 · 刘基《卖柑者言》

you;

引证解释

1.我的儿子。

《国语 · 鲁语下》:“今吾子夭死,吾恶其以好内闻也。”
《战国策 · 秦策二》:“人告 曾子 母曰:‘ 曾参 杀人。’ 曾子 之母曰:‘吾子不杀人。’”

2.对方的敬爱之称。一般用于男子之间。

《左传 · 隐公三年》:“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
《仪礼 · 士冠礼》:“某有子某,将加布於其首,愿吾子之教之也。”
郑玄 注:“吾子,相亲之辞。吾,我也;子,男子之美称。”
南朝 · 梁 沉约 《报王筠书》:“擅美推能,寔归吾子。”

3.小孩。按,今 湖南 长沙 一带尚称小儿伢子

管子 · 海王:“终月,大男食盐五升少半,大女食盐三升少半,吾子食盐二升少半,此其大历也。”
尹知章 注:“吾子,谓小男小女也。”
宋 ·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太尉 李德裕,幼神俊…… 武相 元衡 召之,谓曰:‘吾子在家,所嗜何书?’意欲探其志也。”

国语辞典

吾子wú zǐ

1.子,为男子美称。故称人吾子,有相亲敬爱之意。

左传 · 隐公三年》:“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务乎?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
仪礼 · 士冠礼》:“某有子某,将加布于其首,愿吾子之教之也。”

2.自己儿子

《国语 · 鲁语下》:“今吾子夭死,吾恶其以好内闻也。”
战国策 · 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杀人。』”

吾子造句

  • 1. 父亲语重心长地对少年说:“吾子,此去京城,务必勤勉求学,不负家门所望。”
  • 2. 战乱年代,慈母失散后悲痛欲绝,口中只喃喃:“吾子何在?吾子何在?”
  • 3. 临终前,老父握着长子的手,语重心长地嘱咐:“吾子,为父一生戎马,唯愿汝能承继家风,造福乡梓。”
  • 4. 望子成龙的父亲在书信中写道:“吾子聪颖,他日必成大器,切莫辜负此才,当立志报国。”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 淖泞:元.杨载〈赠吾子行〉诗:「长衢方淖泞,小水亦风波」
  • 帡幪:汉.扬雄《法言.吾子》:「震风陵雨,然后知夏屋之为帡幪也」
  • 奉义:《左传.哀公六年》:「吾子,奉义而行者也」
  • 选事:《国语.鲁语上》:「君不命吾子吾子请之,其为选事乎?」
  • 诸君:《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汉书.卷三九.萧何传》:「且诸君独以身从我,多者三两人」古称年长的男女为诸君,年轻的男女为吾子
  • 旧贯:《论语.先进》:「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汉书.卷七○.段会宗传》:「愿吾子因循旧贯,毋求奇功」也作「旧惯」。
  • 高歌:《文选.传毅.舞赋》:「亢音高歌为乐方」唐.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诗:「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 wú zǐ

    吾子

    吾子,拼音是:wú zǐ。意思是:①.子,为男子的美称。故称人吾子,有相亲或敬爱之意。②.称自己的儿子。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