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亦作“香镫”。
2.即长明灯。通常用琉璃缸盛香油燃点,设于佛像前或死者灵前。
3.燃香膏的照明灯。古代帝王舆驾仪卫导从之用。
4.闺中的灯。
1.祭堂所设的灯。
引《南史 · 卷三五 · 顾觊之传》:“不须常施灵筵,可止设香灯,使致哀者有凭耳。”
宋 · 谢枋得〈圆峰道院祠堂记〉:“朔望有斋馔,晨夕有香灯,如士大夫之奉家庙。”
2.女子闺房中的灯。
引唐 · 韦庄〈菩萨蛮 · 红楼别夜堪惆怅〉词:“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寺庙中掌管佛堂之焚香、燃灯等工作者,亦称为香灯,古时候,“香灯”就是传宗接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