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平易近民

基础信息

  • 成语平易近民
  • 拼音 píng yì jìn mín
  • 感情 中性成语
  • 近义词 平易近人
  • 反义词 盛气凌人
  •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人或文章等。
  • 例句 宋·陈亮《与韩子师侍郎书》:“和州之政平易近民,百姓至今德如父母。”
  • 故事 西周武王的弟弟周公被封为鲁公,他没有去曲阜,而让儿子伯禽前去治理。姜子牙分到齐地,五个月就回京向周公汇报施政情况,而伯禽三年后才回京汇报政绩。周公感慨政令不简约易行,百姓就不会对它亲近,平易近人才行得通。

成语解释

【释义】

犹“平易近人”。见“平易近人”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平易近人”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平易近人”原作“平易近民”。据《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载,周公和姜太公都因为辅佐武王打败商纣有功,分别受封于鲁和齐。但是周公一直留在都城协助处理政事,就派他的儿子伯禽去管理。伯禽上任三年后才向周公回报政绩,而姜太公上任五个月就回报他的政绩。原来伯禽为了改革鲁地的风俗和礼制,花了三年的时间才完成;姜太公则是简化君臣之礼,顺应齐地风俗来治理。周公在听到伯禽迟于回报的原因后,就曾叹气说:鲁国将来会臣服于齐国,因为政令平和简易,贴近民意,人民必定会来归顺。后来“平易近人”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态度和蔼亲切,容易接近。亦用来形容诗文浅白易懂。

【书证】

  • 01.《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源)
  • 02.宋・陈亮《陈亮集・卷一九・书・与韩子师侍郎》:“又见梦锡叶丈言:和州之政平易近民,百姓至今德之如父母。”

成语翻译

have a way with one

простотá в обращении с людьми

成语接龙

共找到 4 个成语

píng yì jìn mín

平易近民

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

平易近民,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平易近民意思是:见“平易近人”。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一般作谓语、宾语,指人或文章等。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