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寿陵失步

基础信息

  • 成语寿陵失步
  • 拼音 shòu líng shī bù
  • 繁体壽陵失步
  • 感情 中性成语
  • 近义词 邯郸学步   寿陵匍匐
  • 出处 战国・庄子《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 用法 作宾语、定语;同“邯郸学步”。
  • 例句 秦牧《艺海拾贝·“邯郸学步”》:“‘邯郸学步’或者‘寿陵失步’这句成语常常被许多人所引用。”
  • 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国都邯郸人走路姿势非常优美与潇洒,外地人很赞赏和羡慕。燕国寿陵一个少年,特别迷恋邯郸人走路的姿态,竟专门到邯郸学习,他非常用心观摩、效仿、练习,过了一段时间,他没学会他们走路的姿态,连自己的也全忘了。

成语解释

【释义】

寿陵年轻人学步邯郸,忘掉原有步法的故事。见“邯郸学步”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邯郸学步”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庄子・秋水》有一段战国时名家公孙龙和魏国公子魏牟的对话。公孙龙认为自己通达事理,博闻善辩。但当他听到庄子的言论却觉得困惑,无法理解,于是问魏牟是否是因自己的学识不足?魏牟则以为公孙龙像井底之蛙,见识浅薄,眼界狭小,所以无法通晓庄子言论玄妙之处。就算花工夫去学习,也只能学得皮毛。因此劝公孙龙别再试图理解,免得到了最后不但不能学得庄子的学问,反而丧失了自己原有的学问,就像战国时燕国有位年轻人,因为羡慕赵国首都邯郸人走路的姿态,所以前往学习。结果不但没学成邯郸人走路的美姿,连自己原来的步法都忘了,最后只有爬著回去。后来“邯郸学步”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模仿不成,反而失去自我。

【书证】

  • 01.唐・李白〈古风〉诗其三五:“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

成语翻译

study from others on halfway, lost somebody’s own strongress

成语接龙

共找到 2 个成语

shòu líng shī bù

寿陵失步
寿

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

寿陵失步,常用汉语成语。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寿陵失步意思是:”后以“寿陵失步”比喻仿效不成,反而丧失了固有技能。出自战国・庄子《庄子・秋水》。一般作宾语、定语,同“邯郸学步”。

浏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