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字、词、成语解释_查组词 - 字词通

分司

基础信息

  • 词语
  • 繁体
  • 拼音fēn sī
  • 词性
  • 近义词
  • 反义词
  • 用法作名词指机构分支;作动词指分管事务,或指分管的职权。

词语解释

分司fēn sī

1.分掌;分管

2.唐宋之制,中央官员陪都(洛阳)任职者,称为分司

3.明清于盐运司下设分司,为管理盐务的官员。

国语辞典

分司fēn sī

1.职官名。唐时分设在东都洛阳的中央官员。如在东都掌理东都台的御史台侍御史,称为“分司御史”。

2.分别司理其事。

南朝齐 · 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必待天爵具修,人纪咸成,然后沿才受职,揆务分司。”

网络解释

分司

唐宋制度,中央之官有分在陪都(洛阳)执行任务者,称为“分司”。但除御史之分司有实权外,其他分司多用以优待退闲之官,并无实权。又清制,“盐运使”下设“分司”,属运同、运副或运判管领

分司造句

  • 1. 为拓展北方市场,我们公司在北京设立了一个新的分司,负责区域业务管理。
  • 2. 这家跨国企业在全球各大城市都设有办事处和分司,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
  • 3. 在新的组织架构中,技术研发和市场销售被明确分司管理,以提升专业化水平。
  • 4. 地方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彼此独立又互相协作,共同分司着城市运行的各项事务。
  • 5. 审计报告指出,部分重要职责未有效分司,存在内部控制风险。

fēn sī

分司

分司,拼音是:fēn sī。意思是:①.职官名。唐时分设在东都洛阳的中央官员。如在东都掌理东都台的御史台侍御史,称为“分司御史”。②.分别司理其事。

浏览历史